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5版(2023年10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成都第一骨科医院修复重建外科挑战“黄金时间”
完全离断的手指“奇迹”归位
□本报记者 侯文瑾

     “来,试着端起来我看看。能使上力吗?”10月20日上午,在成都第一骨科医院(青羊区医疗中心医院)修复重建外科主任周盟森的诊室里,刘先生(化名)应声将水杯用右手缓缓端起,这个在常人看起来再简单不过的动作,在此刻,足以让在场所有人感到触动,“做手术前我以为会恢复不好呢!这算是个奇迹吧?谢谢周主任,谢谢咱们成都第一骨科医院医护团队……”刘先生激动地一遍遍说着感谢。

       一根离体超过30小时的大拇指,从西藏高原辗转抵达成都,成都第一骨科医院修复重建外科突破肢体再植的“黄金时间”,给患者一次肢体重生的惊喜。

       惊险 

       意外锯断手指

       赶最近一班飞机回成都

       时间回到8月14日,50岁的刘先生常年在西藏昌都务工,当天中午,刘先生做着木工,手上操作着的锯子一个不留神切断了自己的拇指,家属见状立即将其送至附近医院就诊,昌都地处边远,无法完成如此高难度的手术,建议立刻转院治疗。

       通过打听,刘先生计划到成都第一骨科医院做断指再植手术,按照医生给的建议,刘先生将断指包裹保存好,同时,订了时间最近的一班飞机赶回成都。

     “订票时发现,最近的飞机都要等到第二天大清早了……”得知不能立刻飞往成都医治,刘先生便立即与成都的医院联系。成都第一骨科医院修复重建外科医生魏庆宇接到了他的咨询电话,“离断时间确实过长,6~8个小时是断指再植的‘黄金时间’,时间超过得越多,成功率就越低。”魏庆宇医生充分告知了刘先生再植手术的条件,要其做好心理准备。魏庆宇将刘先生的情况告知了周盟森后,连同医院相关科室,做好了转院预案,并派出救护车前往双流机场,“虽然有着最坏的打算,但也要做最大的努力。”随着绿色通道的开启,修复重建外科即将投入一场挑战离断时间超救治“黄金时间”数倍时长的“保指攻坚战”。

       挑战!

       离断近30小时

       显微镜下两次手术恢复血管通路

       开放性、完全离断、受伤当时就有环境污染、缺血时间长、坏死多……所有不利于断指再植的因素,刘先生几乎是占齐了。“拇指占据了手50 的功能,缺失拇指比缺失其他手指影响更大,患者还算年轻,身体基础条件不错,得试试。”周盟森根据患者的病情,经过慎重思考后制定了断指再植手术方案。

       8月15日中午1点,刘先生从双流机场直接进入了手术室,紧接着开始麻醉。显微镜下,周盟森带领手术团队为刘先生清创、固定骨折、探查神经血管、接通血管、吻合神经……一步步在显微镜下精雕细琢,虽说慢工出细活,但时间就是生命,越早恢复断指的血管运输能力,再植成活的概率就越大,因此,周盟森操作着极为细微的针线的手,没敢停下来过。

       显微镜下断指再植手术是一项高精细技术,手术全程在高倍手术显微镜下开展,手术精度高、操作空间小,因此难度极大,对医务人员的要求极高。在手术过程中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不能有半点的松懈,必须使用显微镜,将各种血管及细如发丝的神经一根根吻合,并完成指骨固定、肌腱吻合等操作,整个手术过程堪称“绣花”。无影灯下,除了器械的碰撞声、监护仪的警报声和主刀医生的操作口令,静得能听见心跳。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因为离体时间过长,坏死的血管太多,细心接合好的血管并没有像众人期待的那样成功通血。周盟森没有放弃,立刻又决定在患者的前臂取血管进行移植、重新吻合、重新缝合,每一个细节都不敢有一丝疏忽。手术持续了5个小时,终于,刘先生在伤后30小时,拇指成功再植。手术成功,只是第一步,更关键的还在后面,断指能不能成活,还要看接下来一周危险期的情况。

       由于指体离断缺血时间太长,术后第二天再植的拇指发生了动脉危象,血管痉挛。周盟森查看情况后建议,再次手术探查抢救拇指。再次手术移植指动脉血管后,解除了血管危象……刘先生出院时,手指成活情况良好,并开始进行康复功能训练。该例断指再植手术的成功,打破了该院断指离体时间最长纪录,标志着该院修复重建外科技术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