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9版(2020年07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截停全省“首例” 为城市穿上“防护衣”
赵立莹

  对于成都来说,不幸中的万幸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两个全省“首例”新冠肺炎病人(四川省首例确诊病例、四川省首例境外输入病例)都被及时发现并隔离。而这两次漂亮的截停,都发生在同一家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是距离双流机场最近的三甲医院,镇守着城市南大门,获得了“城市防护衣”的美誉。

 

发现省内首例确诊病例
“市一医院隔离他,等于救了很多人”

 

省卫健委公布,国家卫生健康委确认了此前上报的患者杨某为四川省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而这一天,距离杨某走进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并被隔离已过去了10天。


1月11日,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来就诊的患者杨某很快引起了值班医生的注意:因为发热和呼吸道症状,加上有武汉回蓉流行病学史,医生高度怀疑他患的是“新冠肺炎”,第一时间上报,并迅速将他隔离。


在该院副院长李卫东看来,医生的快速反应属于“预料之中”。这样的自信来自于该院的未雨绸缪。


李卫东称,按照上级要求,针对武汉出现的不明原因肺炎,医院在去年12月底即开展了应急演练,医院严格按照流程,一方面将发热患者进行隔离,另一方面在治疗的过程中也采取防护手段,严防交叉感染。


当时,“新冠肺炎”还只是出现在新闻里的名词,四川还没有出现确诊病例。


李卫东清楚地记得,这位“首例”患者的确诊可谓一波三折:


住院后,杨某病情反复,治疗效果欠佳,排除了多种病原体感染后, “新冠肺炎”一直是首要怀疑对象,但当时没有核酸检测盒,一直无法确诊。


1月15日,他在该院接受了“支气管镜灌洗取样”检查,样本被送到疾控中心检测后终于得到“阳性”诊断。确诊后,杨某立即转至成都市公卫中心治疗,1月29日顺利治愈出院。


“患者在第一时间被确诊,并且没有发生院内感染,说明我们演练、诊疗过程和院感防控都做对了。”李卫东说,后来有患者给医生发来消息:“市一医院隔离他,等于救了很多人。”


继杨某之后,市一医院还完成了多次“高难度”的疑难诊断。


49岁的成都人李丽(化名)是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发烧、肺部CT有“教科书式”的病毒肺炎感染表现,然而奇怪的是,她的核酸检测4次结果都显示为阴性。医院专家组多次会诊,为了避免漏诊导致传染更多的人,始终没有放弃对李丽的隔离。


经过风险评估,专家组建议李丽接受纤支镜肺泡灌洗,尽管这是一种有创检查,但能获取到更精准的检测结果。样本随后送到疾控中心实验室,终于确诊为新冠肺炎。


面对一个陌生的疾病,在并无前人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敏锐地发现并成功阻断了二代传播,这并不容易,不仅是专业能力的体现,更需要高度的责任心。

 

发现省内首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已经很熟练,诊断很迅速”

 

如果说第一次省内首例病例确诊的过程有些“曲折”,那么在经历了两个月的战“疫”后,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在省内首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的处理和应对上就算得上“轻车熟路”了。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不仅是成都市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收治定点医院之一,也是承担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病例筛查的两家医院之一。


3月17日,省卫健委通报了省内首例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正是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对这个病,心态上、机制上和认识上我们都已经做到很熟练,医生们看CT报告并结合流行病学史和临床症状判断‘肯定是了’,随后得到核酸检测,结果无误。”李卫东说。


为了应对疫情,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紧急改造出第二医学观察病区,设置54个单间病房用于隔离治疗,并第一时间成立了医疗救治专家组,四川省康复学会呼吸专委会主任委员、副院长王永生担任专家组长,组内还有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病的主任医师陈云凤。


据李卫东介绍,专家小组在治疗中起指导作用,组员按照轮流值班的方式,一人负责24小时,面对可疑病例,专家组成员们在微信群里讨论进行会诊,小组达成处理意见,同时专家组定期召开会议,研判疫情并指导医院疫情防控工作,形成制度流程下发全院执行。


疫情下,病区管理也是个大问题。如何避免院内交叉感染?在这方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诸多“首创经验”得到多家医院采纳和运用。

 

“硬核”病区管理见成效
“5G+中医药”远程会诊获央视报道

 

在疫情防控期间,因重病不得不住院手术的患者和家属往往很纠结,成都市民李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作为手术患者家属,自己和家属的感染风险成了他的顾虑,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一系列院内管控举措,打消了他的顾虑。


据了解,疫情防控期间,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实施8大措施,坚决做到“看好每道门、管好自己人、防控流动人”,做到“一患一陪一证”,使一个个硬举措转化为守护患者平安的一道道防线。


李先生到院时看到,该院实行“三通道”管理,入口处有严格的预检分诊“一测三问”制度,且入院必须手消毒、佩戴口罩。


李先生走进住院楼前,工作人员再次为其测量体温。到病房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手消毒、登记个人信息,登记内容包括体温、身份证号、流行病学调查等,并签名承诺信息真实。


与此同时,医院制作了“陪护证”,此证为陪护专用,随身佩戴,做到一患一陪一证。“陪护证”就像一张门禁卡,把温情留在身边,把病毒关在外面。


不仅如此,对医护也实行严格的管理,每位进出病区的医护都要凭工作证或企业微信/电子饭卡核实身份,反复进行手消毒,并乘坐专用电梯。


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要求,四川建立“病人探视者严格限制及检测检查制”的住院流程再造,坚决防止疫情在病区内传播。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一时间响应会议精神。在已有防控基础上,进行流程再优化、再升级,疫情防控期间实施了包括“一患一陪一证”、“一测三问”、封闭式管理、动态登记、消毒口罩全覆盖等在内的8大行之有效的举措。


如何让家属放心地少陪护,甚至不陪护?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病区护理工作不再只是简单的打针、送药,而是扩展到患者饮食、心理疏导、康复锻炼的全程医疗和一些生活上的护理,患者得到更为专业和舒适的照顾,患者家属减少了担忧。


很多住院的患者,都是家属们送生活物品和照顾,如果探视管制了,照顾患者的人就减少了。鉴于这种情况,病区高年资护士带头组织工作人员,每天询问患者生活方面的需求,帮助患者解决遇到的困难。


为了发挥市一医院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医院将中医融入5G技术,通过远程会诊系统,为武汉汉阳方舱医院的新冠肺炎患者望闻问诊,专家们从用药效果、影像学变化等方面进行研讨,为患者开出了中医药方,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还对此进行了报道宣传。


在成都疫情防控的每一个重要阶段和关键点上,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用专业快速的反应,向千万蓉城市民拉响了疫情防控的警报,为蓉城“穿”起一件隔离病毒的“防护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