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2版(2020年06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药方蕴藏大学问 正确服药有讲究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刘之超

    日常生活中,有的患者因为嫌麻烦,或者担心药物的副作用,自行减小服药量;有的患者则因为忙,忘记服药;有的患者盲目听信一些推销人员的言论,擅自更改用药方案或直接用保健品代替药物,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只有掌握药物正确的服用方法、正确的服用时间及正确的服用频次等才能够减少药物对我们身体的伤害,让药物发挥最佳的治疗效果。

 

 


服药时间有讲究

 


    药物根据治疗疾病的不同有不同的特点,根据病情和药物的疗效,在服用时间上也不同,一般药物的服用时间大致分为空腹、餐前、用餐时、餐后、睡前等几类。


    空腹:空腹服药是指在餐前1~2小时或餐后2小时左右服药,可避免食物影响药物的吸收。


    餐前:是指药物需在吃饭前30~60分钟服用,主要是为了使药物较快进入肠道,有利于被肠道吸收。


    餐后:是指药物需在饭后30分钟左右服药,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用餐时:指进餐少许后服药,药服完后可继续用餐。这主要是因为食物中的油类有助于药物的吸收,可以帮助药物及时发挥药效。


    睡前:睡前15~30分钟吃的药。

 


服药次数有讲究

 


    一日三次:是将一天24h平均分为3段,每8h服药一次。


    一日二次:是将一天24h平均分成2段,每12h服药一次。


    一天四次:是将一天24h平均分成4段,每6h服药一次。

 

 
服药用水有讲究

 


    口服药物尽量避免选用茶水、果汁、牛奶、矿泉水等送服药物。果汁富含果酸,容易与有些药物发生化学反应,使药物的吸收减少;一些抗菌类药物与牛奶合用,会与牛奶中的钙形成不溶性螯合物,减少抗菌药物的吸收。使抗菌疗效降低,甚至完全失效。

 


服药水温有讲究

 


    口服药物时,一般选温开水最好。但含酶类的药物、活疫苗、益生菌等服用时应当用凉开水送服。

 


服药水量有讲究

 


    1.通常情况下


一般的口服剂型,如大部分片剂,中药颗粒剂,用150毫升左右的水送服即可。胶囊剂饮水量应不少于300毫升,以保证药物确实被送达胃部,防止胶囊遇水变软变黏,附着在食道壁上。


    2.有些口服药物不宜用水或用少量水送服


保护胃黏膜的混悬剂:如硫糖铝,服用这类药物时,如果喝水多会造成药物稀释,使覆盖在受损胃黏膜上的药物颗粒减少,保护膜变薄,从而失去治疗作用。因此,服这类药时不宜多喝水,服药后半小时内也不宜喝水。


    止咳糖浆:喝过多的水,会把咽部药物的有效成分冲掉,使局部药物浓度降低,影响药效发挥。润喉片也应少用水,因为饮水过多,可减弱其润喉作用和对咽喉部黏膜的保护作用。


    某些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舌下含服药物,需要含在舌下以迅速起效,如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等,通过舌下含服由舌下静脉直接迅速吸收,应避免同时饮水,以免影响药效。

 


舌下片应置于舌下含服

 


    舌下片服用时,应将药物置于舌下,因为舌头下有丰富的血管,药片放在舌下,可以让药物更快通过血管壁,被迅速吸收,也不会因为肝脏代谢而损耗。药物经舌下黏膜吸收发挥全身作用,尤其适用于救治某些急病病人。

 


口含片应缓慢含服

 


    服用含片时,应像吃糖一样让其在口中缓慢溶化。若把含片当口服药吞入,或匆忙嚼烂,则失去了其局部持久产生药效的意义。比如一些润喉片,主要是为了缓解咽部的不舒服。含服可以让药更久地待在嘴里,唾液溶化药片后,就会一点一点舒缓咽部不适。


    医生开出的药方中,蕴藏着很多药理。我们只有谨遵医嘱,按时服药、正确服药,才可以安全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