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2版(2023年10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成都市新津区探索基层医疗机构领办医养中心模式
两院一体促进医养深度融合
□本报记者 白华宇

       10月19日上午,成都市新津区宝墩镇公立卫生院医养中心内,年逾八旬的彭婆婆拄着拐杖,绕着走廊慢慢走着——这是该院为彭婆婆规划的日常锻炼项目,有助于维持其关节稳定性,保持生活能力。

       彭婆婆所在的宝墩镇公立卫生院,开设了新津区第一家基层医疗机构领办的医养中心。通过“医疗卫生+敬老服务”的两院一体模式,探索实现基层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深度融合。目前,医养中心有30张床位,居住着28名老人,平均年龄78岁左右。

       以医带养 满足老人迫切需求

       尽管和大中型的养老机构相比,30张床位并不算多,但基于健康服务能力建起来的公立医养中心,从一开始就受到了许多关注。医养中心主任李霞告诉记者,在这里居住的老人多数因病因伤处于失能和半失能状态,家属平时忙于工作无暇充分照顾:“作为医疗机构领办的医养中心,我们在疾病诊疗和康复上有优势,而且我们还是新津区人民医院医共体成员,老人一旦生病,转诊和远程会诊的绿色通道即刻开启,能以最快速度解决健康问题。”

       走进医养中心,记者发现了一处特别的生活区域:日常生活活动评估区。在这里摆放着床、碗筷、阶梯、马桶等物品,每一个新入院的老人会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进行行走、穿换衣物、夹菜、排便等生活行为,以便医生评估入院老人的生活自理状况,并结合结果制定“一人一案”的精准医养管理方案。

       温情服务 体会到家的温暖

       除了医疗康复服务,平时宝墩镇公立卫生院医养中心和常规的养老机构一样,也会开展集体健康锻炼、棋牌娱乐等休闲活动,并结合传统节日、老人生日等节点开展专题文娱活动,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丰富有趣的生活和完善的医疗保障,让入住的老人也在这里体会到了家的温暖。老人钟慧芳和年过九旬的老伴此前一起在这里入住,虽然曾因为生活环境的改变有点难以适应,但工作人员的热情服务让他们非常感动。前段时间,老伴去世,钟慧芳一家人办完丧事后,为医养中心送了一面写着“耐心护理不厌其烦 细心周到情暖人心”的锦旗。钟慧芳说,因为大家的悉心照顾,老伴在生命的最后时光过得很幸福很充实。

       记者了解到,未来,新津区将以在宝墩镇公立卫生院的试点成果为参考,在全区进一步探索实践基层医疗机构领办医养场所的模式,为更多老年人解决养老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