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短板存在于救治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患者除了新冠肺炎以外,还有多种疾病,比如心脏、肾脏、内分泌等方面的疾病。这些疾病的治疗,综合医院有很强的优势,但传染病专科医院有所不足。”张仁卿表示,防疫期间,全市调集了多个MDT(多学科诊疗模式)团队共同作战,让所有患者都得到救治,提高了救治成功率。
这些经验也融入了《实施意见》当中:全市“一盘棋”统筹协调,实现“四个集中”,即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救治、集中医疗资源,让所有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常态化组建平战结合、灵活配置的重大疫情多学科重症医学专家团队。
成都市医保局医保处处长廖凌
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救治
廖凌表示,《实施意见》充分体现了资金的保障。此次疫情中,医保局做到了两个确保: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得不到救治,疫情中实现了患者的零费用;确保医疗机构不因医保管理影响救治,医保局为可能受到疫情影响的医疗机构预付了11.21亿元的医保基金。而这两个确保,也被吸纳进了这次《实施意见》之中。“下一步,要着力在拓宽医疗救治经费多渠道保障方面下功夫。”廖凌表示,《实施意见》提到进一步完善该市应急医疗救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探索建立重大疫情救治风险调剂储备金制度,探索建立特殊群体、特定疾病医疗费豁免制度。市医保局主要是同卫健部门,将这些制度进行优化整合,增强抵抗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成都市委社治委副主任江维
将社区防控写入《实施意见》有重要意义
江维认为,将加强社区防控内容写入《实施意见》,有助于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此次疫情中,我市4370个城乡社区迅速转化为4370个阻击‘阵地’,筑牢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道防线,社区党组织动员了13.8万名党员以及49万名基层治理力量投入到抗疫工作中,开展了大量工作,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卓有成效。”江维说。
此外江维表示,《实施意见》中所提出的成立公共卫生委员会,对于完善疫情防控机制是一项很好的举措。“这次的《实施意见》中,强调在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下设公共卫生委员会,可以让我们今后在社区防疫方面有一个长久的组织化形态。”
据了解,公共卫生委员会主要负责社区疫情的联络协调、组织动员、网格化管理、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健康教育以及爱国卫生运动工作。她认为吸纳社区力量建立起公共卫生委员会,能有效落实联防联控,今后能更好地开展重大疫情的防控工作。
成都市武侯区玉林街道玉林东路社区党委书记杨金惠
调动各方资源 筑牢防控的“社区防线”
身为社区党委书记,杨金惠在《实施意见》中最关注的还是有关加强社区防控的内容。
“《实施意见》中提到,各居(村)委会依法成立公共卫生委员会,我认为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杨金惠说,在社区建立公共卫生委员会,开展社区疫情防控的联络协调、组织动员、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等工作,可以让社区在疫情出现时,做出快速有效的反应。同时,公共卫生委员会能充分调动公共卫生资源和社区资源,使两者实现有效衔接,进而推动防疫工作的开展。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副院长雷叙川
完善应急管理相关信息发布制度
雷叙川认为,《实施意见》具有“系统性强,符合应急管理科学规律;目标明确,措施可行,具有较强操作性;面向未来,用于探索,具有一定前瞻性”三个特点。
以第一个特点为例,雷叙川说:“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具有极强的复杂性科学的特点,复杂性科学有大量的不确定性,这就需要从系统的角度来考虑,加强应急基础能力的建设。这份《实施意见》对此进行了充分考量,具有极强的系统性,并且符合应急管理的科学规律。”
雷叙川还提出了“完善应急管理相关信息发布制度,积极探索信息披露机制”“大力推进公共卫生的社会参与,夯实卫生应急的社会基础”两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