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5版(2020年06月0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健康扶贫温暖人心
泸县卫生健康局党委书记、局长 龙维平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和收官之年,为全面落实基层医疗机构健康扶贫政策“五个百分之百”,扎实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泸县近年来通过强化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措施,优化诊疗服务,夯实医疗网底,加强宣传引导等,全县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情况得到有效遏制。

 

贫困人群
医疗救助扶持工作取得实效

 

    贫困患者精准识别和“十免四补助”医疗扶持不断完善。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继续实施“十免四补助”医疗扶持政策;各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辖区内贫困大病患者建立台账,并及时更新,继续开展分类施治行动,实行动态管理。精准识别和医疗扶贫覆盖率达到100%。截至2020年4月,免收贫困人口一般诊疗费542301人次共394.3716万元,免收贫困人口院内会诊费11961人次共13.6246万元,免费贫困人口白内障手术557人次共300.2376万元。自项目开展以来,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756人,其中县域内住院分娩571人,县域外住院分娩185人,逐级转诊至县外住院分娩4人,实现了县域内和逐级转诊县外住院分娩全免费。2020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5775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由省市县财政部门按一档缴费标准250元/人·年给予全额代缴,参加医疗扶贫附加险100元/人·年由县财政给予全额补助,实现了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及医疗扶贫附加险参保率100%。


    “两保、三救助、三基金”医保扶持成效巩固。建档立卡贫困户县域内住院、门诊“微支付”。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实现贫困人口县域内住院治疗个人自付医疗费用控制在10%,慢性病门诊维持治疗医疗费用个人支付占比控制在10%以内。截至2020年4月,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县域内住院75496人、83898人次,住院医疗总费用28539.8万元;门诊就医237110人、468655人次,医疗总费用2218.7万元。为了帮助农村贫困家庭解决在享受现有医疗保障制度和医疗帮扶政策基础上仍然存在的与看病就医直接相关的特殊困难,泸县设立了卫生扶贫基金,制定了基金管理办法,截至2020年5月,累计筹集卫生扶贫基金1393万元,累计救助支出金额1316.26万元,累计救助156837人次。


    分级诊疗制度和医疗费用控制政策严格落实。严格依规转诊,严格监管,控制医疗费用。

 

贫困人群
公共卫生保障水平全面提高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免费健康体检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精准到位。按照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攻坚期内每人免费体检1次的目标,2016年至2020年5月,总体检168557人次,按照体检结果对不同人群分类实施健康管理。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签尽签。按照《关于印发泸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的通知》(泸县卫发〔2017〕399号)要求,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目前在家贫困人口签约率100%。


    妇幼健康工作全面推进。全面落实妇幼健康项目,继续实施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检查项目。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深入开展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0~6岁残疾儿童筛查等工作,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传染病监测和防治得以加强。每年对全县疫情形势开展专题分析评估,定期召开传染病防控工作会,强化传染病疫情分析研判和风险评估。


    重大传染病防治不断强化。按照国家、省、市要求,落实各项重大传染病防治措施,科学有序开展重大传染病检测工作,规范开展病人管理,强化重大传染病宣传教育。


    慢性病综合防控持续开展。每年定期开展“世界家庭医生日”“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世界无烟日”等主题宣传活动,积极宣传慢性病防控相关知识,增强广大居民群众慢性病防控意识。每年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对基层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切实提高了基层慢病管理人员服务能力。通过每半年一次的基本公共卫生考核,进一步规范了全县慢性病患者的管理,提升了慢性病患者管理实效性。截至2020年4月底,全县累计在管高血压患者73854人,患者管理率41.20%;累计在管糖尿病患者21519人,患者管理率31.19%。

 

贫困人群
县域内看病就医条件不断改善

 

    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继续加强县级医院以人才、技术为核心的重点专科能力建设,重点加强县域内发病率排名前十位、近3年县外转诊率排名前五位疾病病种对应科室的临床专科建设,确保县级医院对200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率达95%。进一步加大镇、村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实用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等措施力度,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强化医联体建设。三家县级医院加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附属中医院城市医疗集团,县妇幼保健院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新生儿科开展专科合作。县域内以3家县级医院作为技术支撑,分别与县域相应片区内镇(中心)卫生院建立紧密型医共体,定期派专家到乡镇卫生院进行培训指导,帮助乡镇卫生院提升服务能力。


    乡村一体化管理不断完善。出台相关文件,要求在各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开展完全一体化管理,将人、财、物等全部统一管理。并将各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备执业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选派1~2名到村卫生室工作,提升农村医疗技术服务水平,便于贫困人群就近就医。
    大病专项救治积极开展。在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7种大病和《四川省健康扶贫分类施治工作方案》(川卫发〔2016〕84号)确定的我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患病率排名前20类疾病的基础上,增加肺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急性心肌梗死、白内障、神经性母细胞瘤、儿童淋巴瘤、骨肉瘤、血友病、地中海贫血、唇腭裂、尿道下裂、耐多药结核病等疾病纳入大病专项救治范围。各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符合救治条件的贫困大病患者建立救治台账并录入信息。截至2020年4月,41种大病集中救治人数为13886人,已完成救治13768人,救治率为99.15%。


    远程医疗大力开展。通过远程会诊、远程教育、多级多学科联合讨论、疑难病例讨论、手术示教等提升业务数量和质量。截至2020年4月,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远程诊疗5227人次,院外会诊8062人次(包括县级医疗机构向省市级医疗机构、乡镇医疗机构远程诊疗和院外会诊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