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2版(2020年05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蒋艳 快速调配力量抗击疫情
本报记者 徐咏秋

    蒋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部主任,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副院长,国家卫生健康标准委员会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护理学会标准委员会委员。

半个多月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部主任蒋艳作为专家组成员之一,被派往非洲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帮助当地抗击疫情,而被吉布提政府总理授予“骑士级独立勋章”,吉布提外交部和卫生部长为她和专家组成员颁发荣誉证书。


蒋艳说,能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去帮助有需要的人,是她感到最快乐、最有成就感的事。

 

指挥调度
“两库四级”模式实现护理力量快速调配

 


44岁的蒋艳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部主任,也是护理专业博士毕业的护理界“高材生”。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大年初一,华西医院全院从战备转入战时状态,同时要在一周之内派出多支医疗队赴湖北武汉支援,每支医疗队里护理人员必须占绝大多数,尽管蒋艳曾多次参与灾害救援,可一下子要派出数量如此庞大的护理人员队伍,派谁?怎么派?抽调人员后如何确保医院各科室的正常运转?这些问题瞬间向蒋艳袭来。


“老公,这段时间,我不能回家了,照顾爸妈和儿子就靠你了。”大年初一,收拾好行李,蒋艳住到医院附近租的房间里。作为华西护理总指挥,蒋艳默默地顶住巨大压力,经过不断总结摸索,她和团队决定采用“两库四级”护理人力紧急调度模式,迅速抽调集结第一批165名护理骨干驰援武汉和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解决了院内院外力量平衡的问题。同时,筹建华西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中心,用科学的专业知识武装抗疫前线的护理人员,为身处一线的护士加固铠甲。 “‘两库四级’模式可实现护理力量快速调配,比如某一个科室缺人,通过这个模式,我可以快速将有护理经验的人员迅速调配到岗。”蒋艳说。

 


   请缨援非
构建“武汉-华西-非洲”新冠肺炎患者护理救治模式

 


4月15日,得知医院要选派专家组成员加入国家队前往非洲指导抗疫的消息后,蒋艳考虑国内疫情好转,援助武汉的医疗队也已返回成都,她立即请缨前往非洲支援。


经过10小时长途飞行,4月17日凌晨3点,蒋艳随专家组抵达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她顾不上休息,立即开启了“高速运转”的工作模式,每天的日程安排精准到分。在同驻埃大使馆、当地政府高层和医疗专家探讨交流后,她发现国内的疫情防控经验无法全盘照搬到当地。


摸清情况后,她立即着手制定方案,开始做疫情防控知识宣传讲解。在埃塞俄比亚工作14天后,4月30日,专家组一行又转战吉布提。


埃塞俄比亚平均海拔在3000米左右。而吉布提则干旱少雨,白天最高温度46℃,地表温度接近60℃,湿度很大。虽然高温和高海拔加上连日的长途奔波,让蒋艳的身体常常感到“吃不消”,但她和专家组成员几乎跑遍当地所有医疗机构,大到对医院进行分区管理,小到培训医务人员手卫生方法,甚至对医疗垃圾分类处理以及对新冠肺炎患者的诊疗、护理、院感防控环节等,一一进行针对性指导。


同时,蒋艳还与当地华人华侨、中资机构人员进行视频交流,在线培训防疫抗疫办法措施,最终构建起“武汉—华西—非洲”新冠肺炎患者护理救治模式并指导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