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1版(2023年10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借助组团式帮扶的力量
巴塘县让腹腔镜疝修补术“本土化”

       本报讯 近日,在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空港医院)对口支援团队的帮助下,巴塘县人民医院成功完成该县首例“腹腔镜疝修补术”,标志着该院普外科腹腔镜技术迈上新台阶。

       家住巴塘县的40岁的扎巴(化名)近三年来反复出现右侧腹部疼痛,自己也摸到右侧腹部的包块,而且这个包块越长越大,越来越疼,影响他的日常生活,近日他来到巴塘县人民医院就诊。经过诊治,医生告诉他是得了腹股沟疝,“相当于肚子上破了个洞,肠子从肚子里面漏了出来,所以就会肚子疼,这种情况需要做手术”。

       据悉,在此之前,巴塘县人民医院虽能常规开展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但是腹腔镜疝修补术尚未开展。收治患者后,组团式帮扶团队普外科肖佳军主治医师、普外科主任秦刚、刘丹平结合患者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术前讨论,以保手术安全。在普外科、麻醉科通力协作下,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第二天患者康复出院。

     “经过十年的对口支援,医院普外科能常规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等腹腔镜手术,但是腹腔镜疝修补术仍是一片空白。希望能借助组团式帮扶的力量让腹腔镜疝修补术‘本土化’,帮助医院医疗技术再上新的台阶,更好保障老百姓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真正实现多发病、常见病不出县的目标。”成都市双流区第七批对口支援巴塘县工作队医疗组组长、巴塘县人民医院负责人周智说道。 (巴塘县卫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