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2版(2023年10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聚力建设 医学高峰、高原、高地

     (上接01版)

       四川省坚持科技驱动“提能”,实施了四川省“十四五”卫生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全省三级公立医院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经费超过110万元、全国排名第八。全省建有生物治疗、口腔疾病研究、呼吸和共病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和老年医学、口腔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相继投用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四川)、国家卫生健康委核技术医学转化重点实验室等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布局建设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和前沿医学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连续10年稳居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第一名,四川省人民医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较上年度实现翻番。

       记者: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明确提出了强化患者需求导向。四川省从哪些方面入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就医体验?

       徐斌:四川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健康需求为导向,着力提升患者体验。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全部设置老年人便利就医“绿色通道”,1844家医疗机构开展日间医疗服务,98.8 的三级公立医院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成都、德阳、绵阳、泸州等地试点推行“一次挂号管三天”“信用就医”。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医疗护理员服务规范地方标准,仅2022年就提供老年居家护理服务14万余人次。去年以来,川渝和省内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累计1202.3万例次,为患者节约费用7.6亿元,受到群众普遍好评。

       四川省还在深化“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建设基础上,建设“健康四川数据大脑”,构建“一云、一网、一平台、一体系、一大脑”架构,统筹建设省互联网总医院和市(州)互联网分院。目前,全省建成互联网医院339家,2022年,累计开展网络复诊158.2万人次,开具电子处方209.9万单,较2020年分别增长2.5倍、13.2倍。 (本报记者 喻文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