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5版(2020年04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医生为病患熬粥送病房 患者:我第一次见
刘红梅 本报记者 方继莲

“从绵阳过来找殷主任做手术,就是因为信得过,没想到在住院期间更感受到了殷主任待病人如亲人般的温暖,我为这样的仁心仁术点赞!”4月21日,在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骨科住院的冯先生(化名)髋关节手术后第二天早晨对同病房病友感动地说道。

 

两年医患情 
患者跨市找医生看病

 

 


    原来,年近60岁的冯先生家住绵阳,3年前因髋部疼痛无法正常行走,不得不四处求医,最终找到当时在绵阳上班的关节置换专家殷勇,殷勇仔细查看患者检查报告后,当即诊断为股骨头坏死,脆弱的股骨颈若被坏死组织侵蚀,随时可能导致骨折,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需关节置换才能解决根本问题。但患者不愿意进行置换,于是选择保守治疗,殷勇考虑若不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将会更加严重,便给患者留了联系方式,以便患者及时咨询。


    在这两年多时间中,冯先生通过微信不时向殷勇咨询髋关节疼痛保守治疗相关问题,殷勇均一一解答,并提醒其注意日常活动,以免造成股骨颈骨折。直到2019年,冯先生髋关节僵直和跛行症状愈加严重,于是联系殷勇进行手术治疗,却得知殷勇已被引进到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为该院骨科主任。冯先生毅然选择放弃在当地接受治疗,与家属来到成都市郫都区。殷勇接诊后立即为其办理了住院,并完善相关检查,取得患者和家属同意后,于4月20日上午为患者进行了右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

 


一碗爱心粥
“最温柔医生”温暖病患心

 


    下午6点,殷勇在下班前查看当天手术患者时,看见麻醉恢复后过了禁食时间的冯先生尚未进食,于是便上前询问,得知患者只有一名家属陪伴,家属考虑到手术后不久不敢独自离开,就迟迟未去买饭。殷勇眼看已过了送餐时间,更何况手术后进食需清淡流质食物,于是叮嘱患者家属留在病房照顾患者,自己立即驱车回到家中熬了粥,炒了几个家常清淡小菜送到了病房。看着病人生命体征平稳,一口一口吃下饭菜,殷勇这才放心地离开病房,此时已是晚上8点半。


   “医生给病人煮粥,我第一次见,这顿饭我吃得很温暖、很感动,打开保温盒扑鼻的饭菜香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好医生,应当铭记!”冯先生回忆道。


    殷勇作为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新引进的关节置换专家,在髋、膝、肩等关节置换方面有着硬核的技术,另一方面,他还有一颗“暖男”般的心,对患者总是态度和蔼、关切备至,接诊过的患者均用“温柔”二字来形容他。同事们说他是医院“最温柔医生”,殷勇总是说:“医生治病救人是根本,但建立正确、良好的医患关系是治病救人的基础,更是医生在医疗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