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6版(2020年04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殚精竭虑助社区 “疫”不容辞显真情
报记者 高富强 陈施妤

滴答滴答……战“疫”的秒针一刻不停,紧促的步伐,清晰的呼吸,鼻尖的汗珠,一切都随着钟摆来来回回,仿佛触礁的浪潮,随风摇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不需要绚丽的霓虹,不需要澎湃的呐喊,只需默默前行,迎接远方游子健康归来,守护万家灯火温馨安泰。


成都市武侯区华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基层疫情防控工作中,团结应对、反复思考,凝聚起了一股强大的战斗核心力,真正做到了“不缺位,不错位,能补位”。

 

全面开展场景分类培训
筑牢社区疫情防控堡垒

 

“有效地预防病毒侵袭,采取正确的洗手方式很重要,第一步,双手手心相互搓洗,第二步,双手交叉搓洗手指缝……”3月12日,华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为40余名企业代表作了防控培训和防护演示。


为认真、科学、高效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华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把社区防疫防护知识学习培训、防护技能提升作为重要工作来抓。


“为避免大范围聚集,我们设计了多个场景,针对不同人群、不同主体,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开展防控培训”,华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曾庆秋介绍,这些场景包括一线医务人员、办公场所工作人员,工厂和工地、商场、学校及托幼机构、农贸市场等。


除了以上专项培训外,中心还针对居家及流动人员,重点指导其戴口罩、居家消毒、外出防护、登记、监察等;对环卫工人开展了垃圾分类处理、有害垃圾的鉴别、街区环境消杀、个人防护、口罩佩戴、洗手方法等培训。


在疫情防控的日子里,医护人员们比平日多了一份辛劳,添了一丝压力,为了一线医务工作人员心理健康,武侯区第二人民医院心理科专家,对中心职工开展了心理疏导辅导。通过分组讨论、专家讲解的辅导方式,重点针对职工近期防控工作心理动态、日常情绪纾解方法、焦虑情绪排解等展开交流。


随着企业单位复工复产、返蓉人员日渐增加等疫情防控新形势,华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原有防控措施的基础上,针对辖区企业制定了“一增二强三联动”的专项措施,以确保辖区企业顺利复工复产。

 

构建社区防疫互助网
零距离接触全方位守护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武侯区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发出援助邀请,需兄弟单位给予人员及医疗物资支持。华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立即动员,来自中心预防保健科的全科护士冉江云、王一红主动请缨,第一时间提出要担任此次先锋任务。


2月7日凌晨,隔离点来了两位密切接触者,其家属已确诊2人,冉江云回忆道:“那是我们第一次单独值班,在听到情况介绍后,我出现了心慌、气紧等应急反应,但想到他们不懂医、又与家人分开,会更加害怕时,内心深处迸发出的铿锵力量告诉自己,我应该做的就是,让他们隔离病毒不隔离爱,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尽自己的力量给他们温暖、尊重、服务,让医学观察点处处显温情。”


“7:30吃早餐,昨晚的心慌、气紧似乎还在脑袋中回荡。”冉江云和搭档王一红连续战斗了24小时,吃过早饭后,接下来的4个小时,她们还要去为30余名集中观察的密切接触者完成送早餐、收垃圾、消毒、心里辅导、登记交接等健康监测和服务。


除王一红和冉江云外,该隔离点还有医务工作人员17名,分别由机投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其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调的全科医生、护士等人员组成。同时还由专人添加每位留观者的微信,利用微信、电话及时沟通和答疑。隔离点外,街道的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对留观者的留守家人还进行生活帮助和信息反馈,确保密切接触者在集中隔离点能安心、顺利的完成医学观察。

 

逆行战士热情护航
忙碌背影是对生命的敬畏

 

“您好,谢谢你们用汗水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学生,我虽然不能做出点什么,但是,我和居民永远是你们后面的坚强护盾。”“您好,谢谢你们用生命奔往一线守护中国人民的健康。话虽短,意且长,我们和你们一起共渡难关。”一个个来自西川中学的同学,用简短纯真的告白,温暖着中心每一位医务工作人员的心,为连续的新冠肺炎病毒防控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的确,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广大医务工作者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发挥火线上的中流砥柱作用,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


在华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有身兼数职的“逆行者”,有勤勤恳恳的“检查员”,有齐心协力的“父女兵”……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勇于担当奉献,没有一个人退缩,也没有一个人抱怨。


“我是共产党员,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只有我们党员冲在前面了,疫情防控工作才能让同事有底,居民安心。”华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行政助理骆超羽从医疗质量到防控演练、从对外联络到安抚居民、从组织学习到实践操作,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背影,总能听到他反复的指导,总能感受到强大的技术支持。

“我没得啥子感受,我老汉儿有点紧张。”这话引来同事们的一阵笑声,这是华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的新冠肺炎疫情医务人员心理辅导活动中,门特工作人员凌虹对心理专家的幽默回答。


凌虹的父亲凌苏成是中心的一名全科医生,每天除正常门诊、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及结核病管理工作以外,他还主动请战,积极参加发热诊室的疑似病例筛查工作。


生死之间,白衣之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者用温情、热情为辖区居民的安全保驾护航。

 

对话

武侯区华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曾庆秋

 

记者:在华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疫情防控工作中,遇到过哪些问题?又是如何突破瓶颈的?


曾庆秋:华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73名员工,其中大部分人员都是“80后”“90后”,他们并没有经历过这种重大的、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暴发初期,面对每天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会议、培训和收到的数百个文件,中心防控工作的开展稍显杂乱,没有形成一套流程化的模式。


为了将中心的工作迅速拉回正轨,我和其他班子成员一起花了整整24小时把收到的各级各类文件、方案进行梳理,以基层医疗机构为角色定位,从中梳理出与基层疫情防控工作相关的5个工作场景,标化、细化场景工作内容,供中心医务人员学习掌握,让他们尽快、清楚地掌握工作流程与要点。


记者:您认为基层医疗机构在疫情面前究竟应该做什么?


曾庆秋: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城乡居民防病治病中承担着重要使命,是城乡居民健康问题的第一接触点。想要织牢基层卫生服务网底,真正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就要增强责任意识,积极主动作为,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应对效率。我的理解就是,做到不缺位,不错位,能补位。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以借鉴危机管理PPRR理论,即由危机管理4个阶段的工作:危机前预防、危机前准备阶段、危机暴发期反应和危机结束期恢复组成的危机管理通用模式。将这4个阶段的关键内容与基层日常化工作相结合,方可打好疫情防控的基层组合拳。


记者:疫情发生后,您有过哪些思考和启发?


曾庆秋:我不希望随着疫情防控战的结束,就像一阵风一样,刮过后没有任何东西留下。我希望,不管是机构还是个人,都应在疫情防控中收获一些东西。对于个人来说,可以是意识的转化,也可以是知识的扩展、技能的提升;对于机构来说,要通过这次疫情防控把队伍拉起来、制度建起来、流程用起来。只有留下一些痕迹,这次疫情防控工作的参与应对才是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