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经常会出现腰背及四肢痛的情况,在医院检查之后,发现疼痛与骨质疏松有很大的关系,而治疗则需要多补钙,但是有些人经过补钙之后,又会发现骨质增生,这就会疑惑:补钙导致骨质增生?那么骨质疏松与骨质增生到底有什么关系?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
需要明确的是,补钙并不会导致骨质疏松发展成为骨质增生。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实际上都是因为骨头缺钙所致,并且两者是共生的。中年之后,身体的钙平衡不稳定,若在日常生活中钙摄入量不足,就容易出现低血钙,并进一步出现骨骼、肌肉、心脏等部位的不良病理反应,而机体为了维持钙稳定,体内的血钙自稳系统会增加甲状旁腺素的分泌来溶解骨钙入血。如果钙代谢表现正常的人,在数天或者数月钙摄入短缺的情况,并不会对血钙造成明显影响,这是由于人体有着维持机能平衡的保护机制,如果人体长期缺少钙的摄入,且得不到有效的纠正,就会致使血钙稳定系统出现偏差,甲状旁腺素由于长期缺钙的刺激,会长期过量地分泌并逐步呈现比较亢奋的状态,从而使骨钙减少以及软组织的钙含量不断增加。而高血钙刺激降钙素分泌增加,是骨质疏松及骨质增生共存的激素基础。骨质疏松是缺钙的明显表现,而骨质增生则是机体对于骨质疏松的一种代偿机制。但是人体在这种代偿机制下,所形成的新骨并不能补足大量丢失的旧骨,并且补充的钙,本来应该进入到骨骼内部,但是实际上大多数却出现了沉积,并对一些受力最大的骨面进行了修补,比如足跟骨、腰椎以及颈椎等,这也就是骨质疏松后有些人加大补钙量还进一步出现了骨质增生的原因。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往往会对中老年群体形成长时间的折磨,这两者可以说是由于人体缺钙而导致产生的孪生骨病。
虽然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对中老年人来说难以避免,但是这两种骨病并不会出现在所有中老年人群中,这和种族不同、社会环境不同、社会经历不同、个人生活方式不同以及饮食习惯等多方面有关。如果是经常参加户外活动、体力劳动或者以新鲜素食为主的中老年人,则出现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的概率相对较小,但是如果是长期酗酒、吸烟或者长期卧床的中老年人,则出现骨质疏松及骨质增生的概率会明显偏高。
我们人体内的骨骼是一种有生命活力的活体组织,伴随着生命的持续而一直存在着代谢的活动,骨的成分主要有钙和磷。大多数情况下,骨主要在骨骼及牙齿中以骨盐的形式存在,这样也是骨及牙齿硬度较大的重要原因。而在人体的血液及肌肉等一些软组织中,也会存在非常少量的钙与磷,在一定的比值状态下,能够维持骨的健康状态。而中老年人因为身体脏器和骨关节一样,同样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特别是胃酸、唾液腺以及胃蛋白酶的降低,加之消化酶活性的下降,导致他们的身体摄取钙、消化吸收钙的能力明显下降,这种情况下,存在于骨骼中的钙会大量释放,以达到体内钙平衡状态,所以,骨质疏松也是骨内钙的不断游离和下降的表现,中老年人在骨质疏松的情况下适量补钙有利于提升骨质密度,但是补钙却不能对骨质增生进行治疗。
以上就是骨质疏松与骨质增生产生的原因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先清楚自己身体的情况,再适量补钙治疗,才能有利于骨骼保持健康的状态。(四川省骨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