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9版(2023年09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成都市新都区第三人民医院成功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让93岁老人重新站起来

       本报讯 近日,成都市新都区第三人民医院骨科关节组为一名93岁的高龄老人成功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让老人重新站立行走。

       何奶奶因在家不慎摔伤,髋部疼痛,无法坐立及行走,家属随即将她送到成都市新都区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经门诊诊断后收入骨科治疗。骨科立即组织专业团队对何奶奶的情况进行详细评估,诊断其为右侧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粗隆部骨折属于髋关节骨折的一种,这种伤病有“人生最后一次骨折”之称。因为髋部骨折后,一旦无法进行手术治疗,很容易卧床不起,从而引发多种并发症,患者最后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再也站不起来甚至危及生命。手术有一定风险,但相对于保守治疗,术后疼痛会立即缓解,可以早期活动,可最大限度地避免长期卧床所致的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

       何奶奶作为超高龄老人,身体基础条件差,肺功能欠佳,手术风险尤其是麻醉风险极大。为确保手术安全顺利进行,骨科进行了全科专题讨论,并请麻醉团队、内科团队等多学科会诊,对手术风险及麻醉风险进行综合研判,制订了完整的个性化手术及麻醉方案和详细的应急预案。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后,8月30日,在骨科及麻醉科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成功为何奶奶实施“右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大粗隆骨折克氏针固定术”。术后第二天,何奶奶就能扶着助行器下床行走。

       据成都市新都区第三人民医院骨科关节组副主任医师刘宗文介绍:“髋关节骨折后,如果患者身体条件允许,首选手术治疗,而且要尽快手术,避免因长时间卧床出现各种并发症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医院近期有数位与何奶奶类似的髋部骨折患者,虽然都是高龄、超高龄,但通过手术,她们都闯关成功,重新站了起来。”

       为助力患者早日康复,减轻患者负担,成都市新都区第三人民医院骨科还积极探索“加速康复模式”,对关节置换患者实施加速康复路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从术后次日逐步缩短至术后当日麻醉清醒后,即可下床活动和锻炼。(成都市新都区第三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