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21版(2020年02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希望你记住的我,不只是防护服上的名字”
张瀚文

    在战“疫”前线的医务人员,如何透过厚重的防护服和护目镜认出彼此,他们用油性笔在防护服上写上姓名。然而,“希望你记住的我,不只是防护服上的名字”,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支援方舱医院医疗队的队员们玩了点“特别的”,不仅赋予防护服以独特的“烟火气”,还揭开了这背后真实的喜怒哀乐故事。

 

“马布里,我是你的粉丝‘光头姚’”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姚平,在自己防护服背后写的是“光头姚”,他解释说,这名字与自己目前的发型相称,同时也是向自己的偶像致敬。


    姚平的偶像是CBA的北控主帅斯蒂芬·马布里。疫情发生后,马布里已多次在社交媒体上表达对中国抗击疫情的支持,并转发了一个视频,是战斗在疫情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为工作需要一齐剃光了头。马布里还写道:“我也剃头了,可你们比我美多了!感谢你们,可爱的天使们,爱就是爱。”“爱就是爱”,是马布里最爱说的一句话,姚平却从来没有觉得这句话像现在这样打动人。“我很幸运,粉上了这样的偶像,但我更幸运,成为了偶像尊敬的人。”姚平说,为了强力防控感染,也为了致敬偶像,他毅然在进舱前剃了光头。


    姚平透露,卸下一身战甲,医务人员其实也很“食人间烟火”,很多也像他一样,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心甘情愿做一个快乐的逗趣青年”。

 

“航航,为妈妈加油!”

 

    早上6点,是方舱支援队队员、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灾害护理护师王霞给患者测体温的时间,她需要为主管的两个单元共44名患者挨个监测生命体征。有的患者醒着,就会测得很顺利,有的还没醒,她暂时不忍打扰,所以需要往返四五次,才能全部测完,她感觉防护服内,衣服又湿透了。


    王霞的防护服上写的是“航航,为妈妈加油!”她说,“这样就感觉儿子还在身边,我们母子在并肩战斗。”


    王霞的儿子乖巧可爱,可惜在4岁那年因一种罕见病永远离开了。为了方便医学对这种罕见病的研究,为了让孩子走得更有意义,她强忍内心伤痛,将孩子的遗体捐赠给了红十字会和华西医院教研室,孩子的角膜还赋予了他人光明。

 

“龚家虎女” 安慰患者情绪是好手

 

    1995年出生的龚娜娜,是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胸心外科护士。别看她年纪小,在汉阳方舱医院中,她不仅做护理工作是把好手,安抚起患者情绪也是一把好手。


    龚娜娜说,对于方舱中这些在疫情中身心被折磨已久的患者来说,一声轻轻的咳嗽、些许的胃部不适、检查数据轻微的变化都可能让他们精神崩溃,所以除了照顾好他们的身体,她还愿意主动当好那根“救命稻草”,“将我们医院的‘双心’治疗模式运用到方舱医院中,让他们感受到爱与陪伴,唤醒他们内心的勇气和信念,躯体治疗效果也会更显著。”


其实,就在抵达方舱医院的第3天,由于当天那批N95口罩密封性太好,龚娜娜就因缺氧导致胃黏膜出血,喝了温胃舒,可她第二天照样进了舱。龚娜娜说,她的这种拼劲来源于爷爷的教育。她的爷爷曾是一位抗美援朝老兵,从小就教诲她“为国为民鞠躬尽瘁”。龚娜娜请队友在自己的防护服背上写上了“龚家虎女”,“因为我就是老兵家的虎女啊!”

 

“藏家媳妇”伸出援手援汉

 

   “藏家媳妇”冯潇潇,是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护师,两周前请战支援武汉时,女儿前一天才刚过完2岁生日,家里仅有爱人支持她:“这是紧急支援,也是感恩报答,但你一定要平安回来。”


    冯潇潇的爱人班玛吉布,是甘孜州康定市人,12年前,两人一同在绵阳遭遇了汶川大地震,也亲眼见到来自湖北等全国各地的救援队驰援四川。“我老公很感恩,他认为四川能从12年前的重创中走出来,是八方支援的结果。所以这次国家有疫情发生,武汉同胞有难,我们也该伸出援手。”冯潇潇笑言,自己是藏家媳妇带上夫家的愿望上阵。

 

管天管地管空气的“守护神”

 

    在汉阳方舱医院这些天,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副护士长唐凡扮演的一直是前线“守护神”的角色——方舱院感。院感是做什么?唐凡自豪回答:“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得管空气。医护人员守护方舱医院,我守护医护人员。”


    唐凡说,同一个战壕战斗过,希望战友和患者们记住的不只有自己防护服上的名字,所以这次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支援汉阳方舱医院医疗队的队员们,相约在防护服背后写了点“特别的”,“好让大家记住,这么特别的我们曾一起经历过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