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3版(2020年02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72人12台车 “移动医院”驰援武汉
本报综合

1月25日正月初一,四川省人民医院重症、呼吸、感染、院感等专业30名医护人员紧急驰援武汉疫情一线。

2月2日,第二批援鄂医疗队7名重症专业医护人员出发前往武汉支援。

2月3日晚,以省医院为主体的国家(四川)紧急医学救援队72名队员驰援武汉……

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四川省人民医院迎难而上,以铿锵的步履,走出属于“省医”的荣誉……

 

“疫”中行

72人12台车
“移动医院”驰援武汉

 

2月4日,由四川省人民医院承建的国家(四川)应急医学救援队72名队员出征武汉,前往疫情防控一线。72名队员包括内科、外科、儿科、老年心血管科、重症护理、医学检验等专业的医护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后勤保障组29名队员携带较为充裕的医用防护用品,与由手术车、医技车、水电车、医疗物资车、宿营车、救护车等12辆专业车辆组成的“移动医院”,于2月4日早上7:00出发前往武汉。其他43名医疗队员于2月4日下午从铁路乘坐专列出发,于2月5日早上7:03抵达湖北后奔赴方舱医院开展工作。


国家(四川)紧急医学救援队目前在汉阳方舱医院分管了24个单元480张床位,已收治460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由于患者数量较多、病房区域广,舱内医务人员工作繁忙,缺乏通信手段。为解决以上难题,四川医疗队创新性地启动病友互助管理模式,将24个单元作为24个小组,遵循自愿原则选出每组小组长协助管理,并借助微信平台建立病友管理微信群,畅通舱内舱外沟通,及时发送通知和答疑解惑。病友们在群里也相互交流和鼓励,目前取得良好效果。后期,四川医疗队还将在该模式下推出病友互助小组、健康关爱课堂、抗疫才艺大比拼等活动,与病友们一起共战病毒,共迎希望!

 

“疫”中人

黄晓波:
7天在武汉改建出传染病医院

 

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是综合二甲医院,也是武汉市卫健委公布的首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收治定点医院。医院自身每天门诊接诊数量,从正常情况下800人次,一下猛增到2000人次,最高每天达到了2700人次。这些人中,有需要收治的发热病人、有确诊患者、也有未感染者,就诊者都排到了门外,过道上也都是病人,给医院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几乎处于半瘫痪状态。“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消化存量病人。”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中心主任、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长黄晓波说,第一件事,就是先将部分患者转到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随后,果断建议政府宣布停诊3天,甄别出已经感染和没有感染的,该收治入院的、可居家隔离的,把感染的集中到一起,切断传播源。这背后,是大量的核酸筛查工作和临床诊治。


随后,他和整个四川援鄂医疗队以及第二批队员、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的医护人员一起,共同诊治病人。院内感染控制,是悬在医疗队头上的一把剑。集中分流,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打通专用污物通道,杜绝交叉感染。医院内部,严格重塑院感防控流程,开展各个区域的消杀工作,切断可能存在的传染源。


全川多家医院的医护团队,工作流程、病历书写要求都不一致。经过一周磨合和适应,医疗队建立了高效工作机制,分组开展工作,严格执行三级医生查房制度。救治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7天时间,把一家二甲医院成功改建成基本成型的传染病专科医院。

 

“疫”中情

武汉人民培养了我
这一次我必须回去

 

2月3日晚,72名国家(四川)紧急医学救援队的医护人员在四川省人民医院集结。在出征队员中,四川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博士、主治医师孙颖的心情十分激动。


    原来,2004年,孙颖考入位于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2014年学成归来就职于四川省人民医院。在武汉一待,就是10年,谈到对武汉的感情,孙颖说:“是武汉人民培养了我,这一次我必须回去,我必须要报答他们。”


   “2003年,我妈妈就站在抗击非典的前线。这一次,她大年三十就奋战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隔离病房。听说我请战去前线,妈妈说‘这就对了!’”孙颖说此次出征,对她而言是一次传承,也是一次接班。因为还有40天就要退休的孙妈妈,正好就是一位感染科的医生。


整理行囊的时候,孙颖特意把17年前,自己和爸爸去医院探望妈妈拍的照片带在身边。临行前,孙颖说:“我的妈妈特别支持我去武汉,我想对妈妈说:小时候我骄傲有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妈妈,我来接班了,您可以放心退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