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3版(2020年02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绵阳援湖北医疗队护师冯潇潇:
两岁女儿攥着我的照片才能入睡
张瀚文 本报记者 陈施妤

纠结了一个星期,2月17日这天,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护师冯潇潇终于下定决心要跟女儿汤圆(小名)视频。到武汉8天了,这是她与两岁女儿的第一次视频。

 

 


出征前夕女儿刚过2岁生日

 


出征武汉那天早上,冯潇潇刚下夜班,匆匆回家抓起行李就出了门,都没来得及多看女儿一眼。而前一天的元宵节,女儿汤圆才过了2岁生日。


“到了武汉以后,因为太想她,我一直不敢在她醒着的时候与家人视频,我怕看着她就会忍不住思念的眼泪,吓着她;我害怕她问我什么时候回去抱她,而我答不上来令她失望;我更怕她说‘汤圆想妈妈’,而我只能隔着屏幕无能为力。”冯潇潇一边是思念似海,一边是近情怯,就这样,她一直处在纠结之中。

 


拽着妈妈的照片才能睡着

 


那天刚上完夜班,次日白天该休息,冯潇潇睡醒后起床把自己收拾了下,发现已是中午。她对着镜子瞧着,觉得自己看起来还精神,深吸一口气,这才拨通了母亲的视频电话。


母亲轻声说,汤圆睡了。冯潇潇心里竟然莫名一阵放松,可还没等提着的那口气放下,视频中就扫到熟睡的女儿手里还紧紧攥着她的照片,她顿时心疼了起来。


冯潇潇的妈妈叹了口气,告诉她实话,“自从你去了武汉,两岁的娃娃好像有了感应,从前不怎么黏人的她,突然开始到处找妈妈,晚上睡觉做梦都会喊‘妈妈’。前天,汤圆不知道从哪里翻出了一张你的孕期照,宝贝得跟什么似的,收在兜里揣好,睡觉的时候也要握着照片,说是‘妈妈陪宝宝睡觉觉’。”冯潇潇的妈妈怕她在武汉难过,所以一直没敢告诉她。

 


愿心口的思念化为团圆的力量

 


挂了电话,冯潇潇感觉脸上一片冰凉,她摸了一把,恍然发现不知何时自己已经泪流满面。在她心里一直以为小小的人儿并不知道什么是离别,没想到远隔1500公里的母女两人,竟是同样的思念。


“你在时,你是一切;你不在时,一切是你。”冯潇潇在日记里写下了对女儿的思念,她说这次来了武汉,是生平第一次真正体会到“思念”的魔力,它是有形状,有声音,有重量的。多少次,在没有空调的宾馆里辗转反侧,翻出丈夫传来的视频,用手指一遍遍描摹屏幕上女儿小小的眉眼,思念就是她眉眼的形状;多少次,在凌晨的方舱医院,听同样心怀亲人而睡不着的患者聊起自家孩子的时候,思念就是泪水在心里不断凝聚又砸落的声音;多少次,梦里依稀听到汤圆稚嫩的哭声,惊醒后就再难入睡,想着她吃好没有,心情好不好,思念此时就是横亘在心口沉甸甸的重量……


“无论思念如何肆虐,都必须坚守自己的岗位。全国援助武汉的医疗力量中,女性医务人员约2万人,我只是这背后忍受思念折磨的两万分之一。还有疫情中的武汉家庭,有多少正经受着家庭飘摇的痛苦。”冯潇潇告诉记者,女儿生于元宵节,所以小名叫汤圆,真心祈愿能将女儿名字中的团圆寓意,与灾难深重的武汉人民一道分享,一起早日战胜疫情,将心口那一道道思念,早日熬成团圆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