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4版(2020年02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四川省第二批援湖北医疗队队员董建军——
“治病救人,是一种责任”
本报记者 徐咏秋

    2月9日是董建军在武汉战“疫”前线工作的第12天。这天,他照例是早上6点起床,6点半吃饭,7点乘通勤车从驻地来到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半小时穿戴好防护服等装备,随即进入重症监护室,开启与病魔搏斗的一天……


    48岁的董建军是四川省第二批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1月28日,他随队奔赴武汉,次日便在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大楼7楼的重症监护室开始工作,就这样,一支由四川成都和广元以及武汉本地的28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院重症监护室医护团队,负责对18位新冠肺炎危重患者进行救治。四川医生在武汉工作情况如何?本报记者对董建军进行了专访。

 

医生的本能让他无惧感染风险

 

    呼吸病区62岁的刘桂芳是一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人。2月2日凌晨,她突然呼吸急促,医护人员立即将其转入7楼重症监护室。此时呼吸机显示病人呼吸频率为40多次/分(正常为12~18次/分),判断缺氧程度的血氧分压降为25mmHg(正常为90mmHg以上)。严重缺氧使病人嘴唇及四肢出现紫色花斑,情况危急。接到电话的董建军早已在抢救室做好各项准备,刘桂芳一到,董建军第一个冲上去为她做心肺复苏,随后将无创呼吸机调至有创呼吸模式,冒着感染风险,为刘桂芳实施气管插管。


    “气管插管技术是一个入门级的技术,并不难,但感染的风险很大。气道切开后,大量细菌立即喷出。当时没想那么多,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挽救病人生命,这是医生的本能!”董建军说。


    经过10多分钟的抢救后,刘桂芳的生命体征得到稳定,氧饱和度恢复至80%以上。但没料到的是,就在董建军与同事交班时,刘桂芳的病情再次出现反复、亮起“红灯”,虽经董建军等医护人员全力抢救,她还是没能从这场瘟疫中幸免。


    此后,为尽量降低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死亡率,董建军除了例行查房,平时只要一有时间就下到病房,逐一询问患者情况,做到对每位患者病情变化心中有数。

 

患者身体好转使他信心满满

 

    “谢谢!谢谢董医生让我捡回一条命!”2月5日,重症病房3床的李琴能够坐在病床上说话了。在医生办公室,李琴的家属也向董建军不停地道谢。此时的李琴呼吸平稳,身体状况已与正常人并无两样。而就在几天前,李琴还是一位在生死线上挣扎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


    62岁的李琴是武汉本地人,几天前,她因咳嗽、发烧等症状到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就诊, CT影像显示,李琴当时双肺感染,随即作为疑似病例隔离收治。随后进行的核酸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李琴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


    2月1日,李琴的双肺功能急剧恶化,严重缺氧导致她只能用嘴大口大口喘气,满脸痛苦表情,呻吟不断,口唇和四肢都因缺氧变得青紫,呼吸频率、氧饱和度数据异常。病情危重的李琴被紧急转入7楼重症监护室。接到病人,董建军立即对李琴进行面罩加压辅助通气等一系列抢救措施,由于处理及时得当,20多分钟后,病人静静躺下,在董建军的指导下配合治疗,病情逐渐稳定。之后,董建军也经常抽空到她床前查看病情,适时为她调整呼吸机参数,对她进行心理安慰疏导。正是在董建军的治疗和耐心细致的照顾下,李琴的身体一天天好转,很快就从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令人高兴的是,截至目前,已有9例患者从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每天都有病人转入普通病房,现在我们士气大增,信心满满!”董建军告诉记者。

 

当地医护有困难他积极伸援手

 

    “董医生,请帮我看看这6张片子,这是我们全家的CT影像。”2月7日凌晨1点,在医院重症医学科办公室,一位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的护士拿着家人的6张CT找到董建军及另两位来自四川的医生,请他们帮助查看自己亲人的CT影像。


    董建军听完护士介绍完其家人的情况后,立即同另两位医生一起,一张一张对CT影像进行分析讨论,最终判断护士的6位家人都极有可能是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症状,而非普通细菌感染,建议护士尽快带家人和亲属到医院做专业检查。后来,董建军接到护士电话,说她的6位家人不幸全都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并已收治入院。此后,越来越多本院医护人员拿着家人或病人的CT影像找四川医疗队医生作早期判断。


    “谢谢董医生,和您聊天之后,我感觉自己好多了!”一天晚上,董建军正准备下班,发现有位年轻护士在办公室角落抹眼泪。原来她前几天没做好防护,身边又有同事感染新冠病毒,就感到特别紧张焦虑。得知情况,董建军拖着疲惫的身体坐下来同护士交流谈心、疏导情绪,对她进行安慰鼓励,直到护士情绪好转才下班,而这时已是凌晨1点了。


    即使时常都是凌晨才忙完工作,但谈及为何要选择“逆行”,主动报名参加援湖北医疗队时,董建军说出了他的心里话:“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是一种职责。病人在哪里、战场在哪里,我们就应该顶上去!”


(注:为了保护患者隐私,本文提到的患者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