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2版(2023年09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四川省肿瘤医院医生张轲
在东帝汶 他结识了新的家人

       2021年10月21日,四川省肿瘤医院医生张轲作为中国援东帝汶医疗队(第九批)队员,来到东帝汶吉多·瓦拉达雷斯国立医院(以下简称国立医院)普外科工作,在不断克服困难,全力帮扶当地医院提升技术水平的同时,也结识了一个个新的家人。

       初到即遇挑战

     “小问题”接踵而至

       初到东帝汶,张轲面对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对热带雨林气候的不适应。他反复腹泻、体重下降……3个月后才慢慢适应,也开始渐渐喜欢上这里。

       在这里,工作内容和中国有很大不同,张轲面临很多挑战。这里的普外科涵盖面广,病人病情急重晚、病死率高。病人主要是炎症性疾病和外伤,阑尾脓肿、肝脓肿、消化道穿孔、肠梗阻、腹腔结核很常见,外伤以胸部损伤(血胸)、肝脾破裂为主,急诊手术量占比高。

       另一项挑战则是传染病,“比如HIV、乙肝、梅毒等,由于急诊手术前不做常规传染病筛查,在手术过程中偶尔也会遇到职业暴露。所以手术后,我们也会焦急等待患者术后的查血报告,看到阴性才会长舒一口气。”张轲补充说,“虽然急诊工作很让人头疼,但每次看到病人顺利康复,疲惫的心情也就烟消云散了。”

       渐入佳境 

       和当地医患“亲如一家”

       提起今年刚15岁的东帝汶女孩娜塔莉亚,张轲笑着说:“这是我在东帝汶的一个家人。”

       今年年初,娜塔莉亚因盲肠穿孔伴粪性腹膜炎在当地医院进行了剖腹探查、腹腔镜引流、盲肠修补和回肠造瘘术。由于娜塔莉亚身形瘦小、缺乏营养,又经历手术创伤,导致术后造瘘口周围反复感染,每天都承受着腹部皮肤化学性腐蚀的痛苦。但当地没有专业造瘘口护理团队和设备,于是,张轲立即与在国内工作的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沟通,从国内专门邮寄了专业造口用品,并指导进行专业的造口护理。

     “每次换药都要花半小时,换完都是汗流浃背的。3个月后,我顺利给娜塔莉亚做了造瘘口还纳,让她回归正常生活。”让张轲感动的是,出院后,娜塔莉亚第一次到门诊复诊时,还给他带了一个微型风扇作为礼物。其实,在东帝汶像娜塔莉亚这样的家人还有很多,张轲一一将他们记在脑海,印在心底。

       在东帝汶的两年,张轲和当地医生进行合作,也因此与他们建立起兄弟般的感情。张轲表示,在到东帝汶之前,国立医院还没有开展腹腔镜手术,中国政府给他们捐赠了一台腹腔镜设备,但缺乏医用二氧化碳和血管夹。经过半年多的苦苦寻找,才通过国外进口的方式解决了医用二氧化碳的问题。但血管夹价格昂贵,“我立即向四川省肿瘤医院汇报,医院听闻我的困难后,立即捐献了一批腹腔镜血管夹,最终于今年春节将设备问题解决。”

       在大家还在欢度春节时,张轲和当地医生一起克服配合困难、仪器短缺的问题,不断协作完成各类腹腔镜手术,开启了受援医院的微创之旅。半年后,每个东帝汶普外科专科医生都能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不断向高难度手术迈进。

       发挥专业特长

       带动当地诊疗技术发展

       因为来自肿瘤医院,在东帝汶开展肿瘤治疗是张轲的另一项使命。今年,东帝汶肿瘤中心开诊,张轲几乎每周都会和该中心肿瘤科主任Joao见一次,“一来是我们要对需要做外科手术的肿瘤病人进行定期的MDT(多学科讨论),二来是对新成立的肿瘤中心进行设计规划,将我们肿瘤医院的经验予以分享。”

       作为胃肠外科医生,张轲也时刻不忘医院嘱托,在当地医生的配合下,完成了直肠癌根治术、结肠癌根治术,还向当地医生详细讲解消化道肿瘤手术原则,同时给国立医院外科和肿瘤科医生介绍肿瘤治疗的MDT模式,并与四川省肿瘤医院大肠癌MDT治疗团队开展远程交流。“期待依托四川省肿瘤医院胃肠外科在微创外科方面的先进技术,不断向当地医生灌输微创理念,在不久的将来,让微创技术在东帝汶蓬勃发展。”

       两年的援外工作即将结束,而张轲却依依不舍,“因为这里有许多我的家人。我不知道会不会再次踏上这片热土,但能肯定的是,会有更好的中国医生继续来这和当地医护人员一起奋斗!” (李岳冰 邱令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