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5版(2020年01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母亲与泥土
检验科 杨川

搬了两个住处,都是在顶楼,每到一个地方,母亲总要求砌一个花台堆上点泥土,种点小菜,如葱、蒜、两三颗辣椒或是藿香,说是为了做菜调味方便。开始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这样,翻土、播种、施肥、浇水等一系列劳作后换来的只是一丁点少许的收获,要是种上点花草,陶冶情操的同时亦能悦目赏心,岂不美哉!


工作数十年后,恍然大悟,医生与病人的关系不正如母亲与泥土。母亲始终在属于她的方寸泥土间默默耕耘,把一切收获都给予了孩子,把一生的沧桑留给了自己。而矢志投身于救死扶伤的自己呢?年少时像是一朵白云,飘浮在空中,稍有风吹就飘摇不定。后来选择了医疗事业,在学习工作中,悄悄地吸收着来自同事、病人的水分与养料,无声地滋养着自己。其中,我最感谢的就是那些千千万万的患者。他们就像母亲手下那块色泽暗淡,质地粗糙的泥土,表面崎岖,沟壑纵横。但是它有博大的胸怀。我们用毕生所学和极大善意去呵护、关照它。它就源源不断地将储藏于体内的养分奉献输注出来,无私地孕育着我们。那株新芽渐渐长大了,长高了,高耸入云,俯视着地面的一切,那片土地慢慢贫瘠了、干裂了,仰望着自己的期望,它无怨无悔,因为它的期望之树对它的付出作出了回报。


我们不就是那粒种子,同时也是那无私的泥土,你给予我生命,我伴你成长。医生离不开病人,病人成就了医生。没有了耕耘、灌溉、施肥、呵护的土地,不管你再汗流如注,何谈收获及丰收;若没有病人和疑难杂症,何来良医与妙手回春赞美之词。


这便是母亲一生需求泥土的魅力吧,肥沃柔软,一旦躺进她的怀抱,便可于其中坚定有力地生长。说不定也曾有一位大哲学家曾捧起一抔泥土,欣然说道:“上善若土。”
  “若欲取之,先应予之。躬耕荒芜,大家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