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4版(2023年09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什邡市回澜卫生院“抬护队”
把患者抬上楼是一种习惯

        本报讯(王琛妮 记者 王丹)“脸色苍白,脉搏微弱,需要赶快送抢救室,找几个男生来抬上楼吧!”“不用,我来抱!”近日,在什邡市回澜卫生院,一位70岁的重病老人被送往医院,医生在门诊看过老人病情后,判定老人急需紧急救治。由于医院没有电梯,需要担架抬上二楼,“90后”医生陈永主动站出来,抱起老人就上了二楼。而这,已经不是陈永第一次抱患者上楼了。

       6月5日下午,回澜卫生院残疾人康复站的周医生接到一位残疾患者家属的电话,由于患者全身发痒,部分皮肤已被抓伤,家属询问医生能否上门看看。当天,回澜卫生院医务团队便上门查看,经过评估确定患者需于次日入院治疗。第二天,医护人员将患者从家里接至医院,因患者无法行走,医护人员便推来轮椅,正准备协助患者坐上轮椅时,同行的陈永主动上前说:“我来抱吧!”陈永一边说一边就将患者从救护车上抱上轮椅,陪同患者做完一系列检查后他又将患者抱至二楼病床上。

       汶川特大地震后,什邡市回澜卫生院因受灾严重,在北京的援助下重新修建了院区,相较于之前的院区,新院区各项设施更加合理完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辖区老年人日渐增多,上下只能靠步梯,给前来就诊的老年人造成了困扰。每次遇到无法行走的患者需要上下楼,医护人员都会自发上前把患者抬上、背上或者抱上楼,渐渐成为一种习惯。此外,如果遇到需要输液的患者,也是医护人员楼上楼下地提供服务。

       为了推进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全面提升,今年7月,回澜卫生院启动了“服务提升年”行动。副院长李道海告诉记者,今年医院组织院内住院部医生、检验科、影像科的男士们,成立了“抬护队”,以值班形式将该制度固定下来。

     “其实这些事情他们每天都在做,形成规范只是对大家默默付出的一种肯定。”院内“70后”“80后”“90后”的男生们基本上都加入了“抬护队”,李道海也是其中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