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2版(2023年09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四川天府新区人民医院成功开展首例CRT-D植入术
婆婆的心脏有了“新搭档”

       本报讯(叶倩 记者 侯文瑾) 近日,四川天府新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为一名76岁高龄患者成功实施首例CRT-D植入术,标志着医院在心血管内科心力衰竭治疗领域取得新进展。

       76岁的杨婆婆有20余年的高血压病史,反复心累、气紧的症状也持续了10余年,直到就诊前的三个月里,症状有所加重。3月8日,杨婆婆到四川天府新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被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周成明根据患者情况,建议安装CRT-D。据悉,CRT-D全称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及埋藏式心脏自动除颤器”。它是起搏器与除颤功能的完美结合,集CRT(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器)和ICD(埋藏式心脏自动除颤器)的双重功能于一体,既能帮助心脏恢复正常跳动,又能降低猝死率,使得患者心功能衰竭的状况得到良好的改善。但家属考虑杨婆婆已经高龄,暂时选择药物保守治疗。

       经过3个月规范化药物治疗后,杨婆婆于6月27日复查心脏彩超,但心脏射血分数仍然只有32 (正常数值大于50 )。7月18日,杨婆婆再次入院治疗,当时通过药物保守治疗已经无法控制病情。周成明在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实施CRT-D植入术。

       7月20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方元教授的指导下,周成明团队为患者实施CRT-D植入术。经充分的术前准备,通过几个小时紧张而有条不紊的手术,医院首例心脏CRT-D植入术取得圆满成功。整个过程仅在患者的胸壁处留有一处只需缝合三针的创口。从此杨婆婆的心脏有了“新搭档”。

       术后经过精心治疗,杨婆婆手术伤口愈合良好,起搏器工作状态正常,心脏功能及症状较手术前显著改善。远期疗效还在进一步观察中,心血管内科团队将通过程控,不断优化心脏起搏器起搏参数,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