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6版(2023年08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彭州市人民医院整形美容/手足显微外科负责人吴明伟
毫米级血管上练就“绣花功夫”

       接诊万余例专科疾病患者,练就一身过硬本领,常常在毫米级的血管、神经上“绣花”,先后完成上千例四肢血管、神经断裂显微修复手术……彭州市人民医院整形美容/手足显微外科负责人吴明伟凭借一手在毫米级的血管和神经上的“绣花功夫”,闻名于彭州及周边地区,荣获2023年彭州市第三届“健康彭州·优秀青年医师”称号。

       吴明伟10年前入职彭州市人民医院,有将近20年的显微外科临床实践经验。他的到来,填补了彭州地区该医疗技术领域的空白,解决了当地群众手指、脚趾离断伤就医难的问题,大大减轻了群众外出就医的经济和生活负担。

       做事:精进于专业

       整形美容/手足显微外科是彭州市人民医院于2023年新成立的临床科室,也是医院重点开展的特色专科之一。吴明伟带领科室团队,紧盯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积极开展以“断指再植、血管吻合、神经修复、皮瓣移植、瘢痕挛缩矫形、手足部先天畸形矫形、肢体功能重建”为特色的显微外科技术,并以“面部和躯体整形美容、微创除腋臭、微创植发”等整形美容外科技术为重点诊疗方向,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和同行的称赞。

       业内行家都知道,进行断指再植显微外科手术,最难的环节是吻合血管、修复神经,相当于在显微镜下“绣花”,必须具备“工匠精神”,才能有所收获。在吴明伟眼里,每一例显微外科手术成功完成后,都是一幅精美的作品。

       今年上半年,整形美容/手足显微外科接诊了一名手指血管断裂的6岁女孩,吴明伟深知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成人指头的血管就细如毫发,更何况是孩子的血管,直径仅有0.5mm,在显微镜下都难看清血管断端的管径。“我们有吻合0.5mm直径血管的技术,但没有合适的测量血管管径的尺子。”吴明伟说。

       吻合难度有多高,可想而知。

       吴明伟说,做显微手术,完全是凭借多年历练出来的“绣花”功夫,吻合血管时,需要尽量屏住呼吸,才能有效避免自己的手发抖,仔细寻找那种缝针穿过血管壁的“落空感”,不能多,也不能少,因为多了会缝在血管对侧壁,缝少了血管容易卷曲、破裂。

       据了解,吴明伟吻合一根断裂的血管,只需要5~10分钟。

       今年,吴明伟遇到一位两根手指被电锯完全锯断了的患者,手术难度高、风险大,患者先后在成都经过两家医院的诊察后,还是回到彭州市人民医院求治。经过近6个小时的手术,离断手指再植成功,此后通过系统治疗,患者再植的手指存活,非常满意地出院回家。类似这样的成功案例还有很多,桩桩件件都离不开患者及家属的信任、理解和支持。

       做学问:遵从于使命

       不停地探索手足外科的未知领域,是微创外科医生的初心,也是使命。吴明伟说,在日常工作中,常常会遇到手指末端离断的患者,这种断指已经没有可以吻合的血管了,想通过吻合血管行再植手术是不可能的。

       但通过10多年的孜孜求索,吴明伟总结出了一项“新型不吻合血管的断指再植”微创新技术。

这种新技术是在断指再植术基础上改良的新术式,具有断指存活率高、手术创伤小、愈后外观及功能好的特点,断指存活率从50 提高到95 以上。

       此前有一位患者在外地工作时左手食指远端被机器压断,因没有可以吻合的血管,准备在当地医院截指。这位患者的亲属也是一名彭州的医生,得知情况后立即联系吴明伟通过新技术开展手术,术后断指完全存活,1年后手指完全恢复正常外观与功能。他们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全家都非常高兴。

       吴明伟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创新技术,攻克技术难题,总结出独特的方法,除了独创的“新型不吻合血管的断指再植术”外,还改良肌腱断裂修复的缝合方法,使肌腱吻合后牢固性更强,后期功能恢复更好;巧用“带蒂筋膜瓣移植”修复术,降低手术创伤,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后遗症,取得了优异的临床疗效。

       创新的目的,全在于推广和运用,吴明伟的显微外科微创技术,先后被多家媒体报道:2018年4月26日,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报道《巧夺天工救弯指,彭医人用坚守和仁心诠释“工匠精神”》;2018年4月13日,彭州电视台报道《健康彭州——移花接木,断指重生》;2021年6月2日,中共彭州市委组织部——彭州市对口支援办报道《14天“断筋”复能,黑水医疗注入彭州力量》;2023年3月,彭州电视台报道《断指再植——让手重获“新生”》。

       吴明伟说,医生这份职业,非常特殊,事关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当医生,“做人”要守得住仁心,练得出仁术,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做事”要握得住分寸,守得住阵地,上得了前线,吃得了苦头;“做学问”要看得清方向,顶得住压力,扛得住风险,担得起大梁。 (袁啸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