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5版(2019年12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扶贫一年半“萌妹”变“黑猴”
记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驻三台县西平镇天岭村工作队队员周莹
张瀚文 本报记者 温韬

扶贫将近一年半,她从亲友口中的“萌妹子”变成了“黑猴子”;从一个只有80多斤重的女娃娃变成了一个拖着500多斤重花椒卖掉的“女强人”;从一个小麦和水稻都分不清楚的城里人,变成了村子里的“活百度”……


她叫周莹,是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驻三台县西平镇天岭村工作队队员。“80后”的她始终奔走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身体力行谱写着扶贫干部平常而又豪迈的故事。

 

告别体弱父母与年幼孩子
她奔波于田间地头

 

2018年7月,周莹接到外派扶贫的工作任务,没有农村生活经验的她丝毫没有犹豫,带着医院领导的嘱托,告别家中体弱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怀着满腔的期待和热情,踏上了三台县西平镇天岭村为期两年的驻村扶贫路。


为了尽快摸清天岭村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工作,周莹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全村几百户人家挨个走访摸底。 

天岭村的乡亲们,每天都能看到一位体重只有80多斤的瘦弱女党员,骑着一辆三轮车在村里四处奔波,挨家挨户询问建档立卡户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需求,并详细记录在案,还对全村非建档立卡户进行入户调查、征求意见。


周莹的入户摸底、星级评定等工作持续了近3个月才完成。田间、地头,甚至是自己的三轮车上,都是周莹工作的场所。这期间,她又瘦了4斤,但全村所有村民入户、资料信息归集等工作全部完成了,101个贫困户“家底”被她烂熟于心。


凭着这股干劲,周莹渐渐得到了百姓和乡镇领导的认可。周莹说,她不想给村里人留下“走过场”的印象,既然来到这个岗位,她就得把情况摸透,啥都不明白咋把工作干得好?

 

褪去腼腆克服困难
她为全村谋福利

 

“你不是扶贫的吗?怎么扶成了微商?”面对不知情的朋友们纷纷打来的电话,周莹一阵苦笑,“嗯,我的新产业,支持一下?”


周莹嘴里的新产业,其实是她为天岭村乡亲们设计的致富之道:花椒产销。


周莹深知,只有依托产业发展才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2019年天岭村种植管理历时两年的百余亩藤椒成熟了,但收购公司迟迟未开展相应回收工作。眼看着藤椒要在树上变黑了,为了不让百姓的辛苦付诸东流,她带领大家主动出击,用产业合作社集体经济购买真空压缩机并订购了专属包装袋,并在朋友圈发动亲戚、朋友、同学、同事为村里销售藤椒。


挑选、称重、包装、售卖、送货,每一个环节都没落下她,周莹笑着说自己腼腆的性格没想到也能当回生意人。三伏天,周莹拖着比她还重的一箱箱藤椒,在烈日下一袋袋送到买家手里。经由她的手,天岭村的藤椒10天内竟卖出了500余斤,为村集体增收7000余元。


卖了藤椒,周莹的脑袋又转起来,看清市场行情,主动通过产业合作社,又在天岭村种植南瓜及养殖稻虾百亩。亲友们心疼周莹,劝她不要太累,她却说:“只有看到乡亲们口袋鼓起来,笑容扬起来,我才能安心。”
繁忙的工作让她顾不上自己家里。有一次为了迎接检查,周莹连续十多天没有回过家,见面时4岁的儿子第一句话是:“妈妈,你别再走了好不好?我想你了!”泪水哗地一下夺眶而出。周莹说,其实在学骑三轮车不慎摔下来时,工作完汗流浃背回寝室却没有热水淋浴时,寝室没有洗手间冬天深夜裹着被子出门上公厕时,她都没觉得苦,唯有亏欠了孩子两年的教育和陪伴的苦,才真的令她倍感苦涩。


“我是孩子的母亲,父母的女儿,但更是党委任的贫困村脱贫扛把子。”周莹说,只要工作需要,只要乡亲有困难,她可以毫不犹豫挺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