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5版(2019年12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遇见
行政事务部 汤芮

时至今日,是我在简阳市人民医院工作的第十年。这十年,我见证了简阳市人民医院过尽千帆的转变;这十年,我依旧不忘初心在热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这十年,我已从青葱少年成长为遇事稳重的成熟青年。只是,时光斑驳不了记忆,在每个暖风拂过的季节依旧会触碰那些烙刻在心中的心弦,因为,它已经在岁月的黯然不语中沉淀成一幅长长的画卷……


那是1989年的夏末……深夜,母亲被剧烈的咳嗽声吵醒,父亲趴在床沿大口的吐着鲜血,母亲被这一幕吓得手足无措,挺着7个月大的肚子,拿着家里仅有的1000多元钱,叫了辆车直奔简阳县人民医院。


“肺结核”,拿着医院的报告单,母亲慌了,短短几天接过医生递来的3张病危通知书,怎么办,这可是要人命的“痨病”啊,病房里的家属们报以同情的眼光小声地议论着,似乎都在等这个挺着大肚子的年轻妇女做最后的决定。亲戚们三五成群的来看父亲,50元、100元表达着关心和同情,父亲苍白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他心里很清楚,或许这,就是诀别。


“这是谁家的孕妇,不知道这是传染科吗,还不快回去。”响亮的声音,穿透了死寂般的病区,我母亲怯怯地说道:“我是家属,来照顾病人的。” “不管你照顾的是谁,你是个孕妇,肚子里的孩子感染了怎么办,让你家里换一个人来照顾,你必须离开。”医生说完便回到了办公室。 隔壁床的家属拉着我母亲说这人是传染科的医生,听说医术很好,大家都叫她 “鄢姑婆”。


夜深了,我母亲来到医生办公室,找到了大家口中的“鄢姑婆”,向她说了家里的状况和父亲的病情,请求她救救我的父亲。那时候的“痨病”治愈率非常低,对医生来说这无疑是一项艰巨的挑战。隔天,我的父亲转到了“鄢姑婆”负责的病床……那时候人们几乎“谈痨色变”,当时的医疗技术想要治愈这类疾病十分困难,“鄢姑婆”每天加班到很晚,时不时地会到父亲的床前看看,安慰我年轻的母亲。当然,私下里她也会对母亲“不客气”地说到父亲就是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大出血。从那之后,便是日以继夜的各种治疗,异烟肼、利福平……冲击着父亲体内的病菌,也影响着胃肠功能。


终于,在“鄢姑婆”的悉心救治下,父亲转危为安,不久便出院回家进行后续治疗了,临走时,父母亲眼泛泪光,一遍遍地说道:“谢谢你,我们的救命恩人……”从那以后父亲母亲便再没有见过这位“妙手回春”的“鄢姑婆”,而我依旧在母亲肚子里,茁壮成长,也是在那一年的冬天,我出生了。


不曾想,这一别竟是三十年。偶然间,我从母亲口中听到了这个故事,内心感慨万千,有个声音告诉我,一定要知道她的名字。几番打听,我方知恩人姓名,原来她叫鄢凤铭,现年85岁高龄,常居成都。父亲常说时间就像脱了缰绳的野马,三十年过去了,往事依然历历在目,让人难以忘怀,感恩生命中的救命恩人。


如今的简医,不仅有窗明几净的住院大楼,还有设施先进的医疗器械,不仅有健全的医疗学科,更有一群攻坚克难,精于钻研的人才队伍。斗转星移间,我们迎来了简阳市人民医院建院八十周年华诞,这注定是被载入史册的一年。八十年的峥嵘岁月,书写了一代又一代简医人救死扶伤的医者仁心,八十年的裂变,成就了简医如今傲人的成绩。时已至,帆已扬,漫漫星斗中棋盘山依旧葱郁矗立,沱江河连绵奔流不息,新时代的我们,将继续见证这一方热土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