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2版(2023年08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公众号短视频 她是科普达人

  唐琦 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

  Ta最喜欢的一句话:早迟之际,时刻皆有前定,近期在我,听其在天。

  2022年一个普通的门诊日,一位年迈的牙疼患者敲开了唐琦的诊室门。这位患者一直觉得牙齿疼痛不适,却苦于找不到原因。在偶然的机会下,看到了唐琦在某医学科普平台的科普文章,便结合自身病痛症状前来就诊。唐琦在对患者进行仔细的口腔检查,排除口腔疾病问题后,怀疑患者病痛是由心脏原因引起的,随后立即与本院心内科医生进行会诊并开展后续心脏相关检查和治疗。这只是唐琦日常诊疗的一幕,除了常规挂号就诊患者外,不时会有关注到唐琦科普文章或视频的患者前来咨询就诊。

  唐琦是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口腔科的医生,自2018年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博士毕业后留校留院参加工作,一直战斗在口腔疾病治疗的一线。同时,唐琦也是一位医学科普达人,致力于和优质医学平台合作创作口腔医学科普文章、录制科普视频。

  当被问及积极参与医学科普的原因时,唐琦表示,龋病、牙周病等口腔疾病的患病率高,口腔疾病是社会公众不能忽视的问题。她始终认为向社会传递更多口腔医学知识,可以有效提高公众自我预防、自我诊断的能力。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讲好医学科普故事,推进健康中国战略,是义不容辞的使命。

  唐琦在日常的诊疗工作中会关注患者的担忧和治疗需求,细心收集每位患者对口腔健康、口腔保健、口腔诊疗中的误解、疑惑、担忧等。之后从专业医生的角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言简意赅的文字、贴近生活的案例等方式进行科普,搭建起专业医生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医学知识桥梁。

  唐琦认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动了公众号、短视频等传播方式的兴起,以一种更加直接、更加广泛、更加生动的方式对外传播讯息。而专业的医学知识不应只属于医务工作者等少部分人,也不应该只依赖于传统的书籍、教学课程等方式进行传播,而应借助当前繁荣发展的公众号、短视频等新媒体方式向社会公众传播。这样可以快速、有效地提高社会公众对口腔疾病的知晓比例,增强自我口腔疾病的防病能力,有助于降低社会公众的患病率。

  越来越多的患者因为唐琦的科普作品慕名而来,这样也更坚定了唐琦利用诊疗之外的时间做科普的想法。唐琦的科普作品中经常会分享自己日常诊疗的一些疑难、复杂案例以及自己的诊疗心得,这些案例及诊疗心得既让同行们热烈交流,互促成长,也为自己带来一群行业中的良师益友。

  如今,唐琦和很多新锐医生一样,不仅扎根于临床和科研,不断提高自身医学素养和临床技术,也借助移动互联网的科技力量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持续传播正确的医学健康知识,为群众口腔健康贡献医者的力量。(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口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