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7版(2023年08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反复流“鼻涕”十年 竟是“脑洞大开”

       53岁的何女士左侧鼻子总是爱流鼻涕,最近两周,更是出现了鼻塞伴胀痛的情况。但是医生在后续的治疗中,发现她流的不是“鼻涕”,而是因为“脑洞大开”漏出的脑脊液。

       遭了!脑脊液从鼻子“漏”了

       何女士被左侧鼻孔“流鼻涕”的问题困扰已经有10年时间,但是因为症状不严重,也就没有系统治疗。最近两周,不仅出现了流涕、鼻塞的问题,还伴有明显的胀痛感。她到住家附近的医院就诊后,被初步诊断为“蝶窦囊肿”。原本打算通过手术清除囊肿,但治疗时医生发现问题并不简单——考虑“脑脊液鼻漏可能”。

       也就是说,何女士左侧鼻孔流出的不是鼻涕,可能是脑脊液。而后,何女士辗转至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经过检测,确认流出的物质的确是脑脊液。

       为啥脑脊液会从鼻腔漏出?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张建辉博士说,何女士的“病根”是比较少见的“脑膜脑膨出”,就是其颅底有一处约6mm直径大小的先天性颅骨缺损,“一部分脑组织和脑脊液由此从原来的颅内‘溜’进了鼻腔的蝶窦处,脑脊液因此顺着鼻腔流了出来,头痛、鼻塞等问题和这部分‘逃跑’的脑组织引起的鼻窦内压迫和伴发感染相关联。”

       咋办?从鼻子伸入内镜“补脑”

       在控制住何女士颅内感染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团队给出了手术方案:以鼻腔作为手术通道抵达颅底,清除漏出的脑组织并对颅底缺损展开修补。“以前这类手术需要开颅完成,现在已经可以通过经鼻内镜微创的方式完成,不需要另外增加手术切口,可以实现患者最大化获益。”张建辉表示,虽然微创的方式有益于患者,但是新的手术方式给手术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中会面临两个大的难点——第一,需要对病灶实施精确定位;第二,需要在手术器械进入的过程中,精准避开并有效保护颅底海绵窦区颈内动脉、视神经、脑组织等重要结构不受损伤。

     “这对手术医生的精细化操作、解剖结构的熟悉程度都提出了高要求,因为可以操作的空间非常狭窄,一旦‘误伤’周围的重要神经、血管等,就可能造成致死性大出血、失明、脑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张建辉介绍说,为保障治疗的安全开展,术前团队充分研究了患者的各类影像资料,术中又辅以手术导航系统,最终精准抵达病灶实现精细化治疗。

       术后,经过进一步的恢复,困扰何女士的脑脊液鼻漏、反复颅内感染、高热、头痛、鼻塞等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何曦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供图)


       医生提醒

       脑脊液鼻漏的早期症状与感冒、过敏性鼻炎等疾病相似,往往容易被误认为“清鼻涕”而漏诊或者误诊。当脑脊液出现鼻漏时,就意味着颅腔的无菌环境可能受到破坏,可能引发脑炎、脑膜炎等问题。因此医生特别提醒:当出现反复流清涕,特别是单侧流清涕或在弯腰、活动时流出明显加重,一定要予以重视,应及时前往有条件的医院检查就诊,以免贻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