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机器人总动员”服务赛事保障、“智慧大脑”助力场馆运行……7月28日,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以“绿色、智慧、活力、共享”为办赛理念的成都大运会,智慧元素、科技元素在赛场内外随处可见。
“机器人家族”踊跃亮相
圆圆的脑袋、火焰形状的小耳朵……本届成都大运会上,一款有着与吉祥物“蓉宝”同款萌脸的“蓉宝”机器人亮相多个场馆,准确而高效地为获奖运动员们送上奖牌。
“‘蓉宝’机器人搭载了双目视觉高精度导航底盘核心技术,掌握了高度灵活的避障技能和复杂的障碍物检测技能。”“蓉宝”机器人产品相关负责人张睿睿说,除了为赛事担任“颁奖嘉宾”,“蓉宝”机器人还身兼数职,包括引导带路、信息播报、语言翻译、远程呼叫等。
“蓉宝”机器人还有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应急服务。它身上装有心脏除颤器(AED)和急救包。在突发状况时,它会自动打开内置急救箱,显示屏上同时播放急救示范视频。通过“蓉宝”内置的摄像头,现场人员还可以远程与医疗专家进行连线。
除了“蓉宝”机器人,还有多个各怀绝技的“机器人”活跃在本届大运会上。
在大运村,可以制作6~10种咖啡的双臂拉花咖啡机器人深受运动员们欢迎;24小时“坚守岗位”的智能小吃机为运动员们提供了“深夜食堂”;在成都高新体育中心,一款乒乓球“陪练”机器人可以做出十分精准的拉、削、搓、推等动作,并通过不同的对战模式满足运动员不同强度的训练需求……
绿色、节能的“智慧场馆”
位于东安湖体育公园的多功能馆,是一座可容纳1.8万人的特大型体育馆,成都大运会的体操比赛在此举行。“冰篮转换”“智能控温”“斗型大屏”……走进这座场馆,可以看到许多科技元素。
“场馆建设时在地面预埋了制冰系统,4小时即可实现冰球与篮球比赛场地的转换。”东安湖体育公园体操场馆中心执行副主任黄海桉说,场馆还通过建筑设计、隔热材料和温感探头实现“智能控温”,人少时不开空调也凉爽,人多时系统自动进行控温。
在本届大运会前,成都完成了49座体育场馆的新建、改扩建,其中新建场馆13个、改造场馆36个。“科技”“智慧”元素贯穿了场馆建造过程。
泳池内水花翻涌,运动员们争抢传射……7月31日,在新都香城体育中心,成都大运会水球比赛正在激烈进行。这也是成都大运会各场馆中节水特点很突出的一个场馆。
“场馆采用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周边地面以高渗水材料铺装,配合下沉式的渗水绿化带和场馆的坡面屋顶,将雨水汇聚起来。”香城体育中心后勤经理唐雨说,雨水经过场馆最下方的储水器净化后成为场馆的绿化与清洁用水。“场馆全年节水3000吨以上,耗水量降低20 。”
“智慧大脑”让场馆运行更加“聪明”。有着1.8万个座位的凤凰山体育公园综合体育馆是大运会篮球比赛场馆,这里配备了先进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统。
“场馆的配电柜、灯箱、排水管网等功能区集成了大量的传感器,通过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这个‘最强大脑’,可实现有效管控场馆的用水、用电、用气等能耗。”凤凰山体育公园篮球场馆中心信息技术组经理李长知说,这个系统运行下来,整个场馆能节能15 左右,削减60 的运维人员成本。
自动驾驶巴士、无人驾驶地铁、3D照相、蓄冷型降温背心、智能厕所……本届大运会上,还有许多精彩纷呈的科技成果纷纷涌现。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