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5版(2023年08月0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婴儿肠道菌群及代谢物 与肥胖“息息相关”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许国旺团队与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聊城市人民医院以及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等合作,在探索婴儿早期饮食-菌群-代谢及其与婴儿后期肥胖风险的关联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合作团队揭示了健康婴儿的年龄特异性肠道微生物组特征,解析了肠道菌群在婴儿适应饮食结构转变中的潜在作用,并为靶向干预肠道菌群以降低婴儿肥胖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相关成果发表在《肠道微生物》上。

       研究中,合作团队收集了来自152名健康中国婴儿在出生第一年内不同时间的粪便样本,并运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与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深入研究了不同时期婴儿肠道菌群及其共代谢物的动态演替规律。研究发现,酰基肉碱和胆汁酸代谢、糖和能量代谢物,以及氨基酸类代谢物分别在新生儿、4月龄和12月龄的粪便中富集,反映了粪便代谢组随饮食结构转变的适应性调整。进一步关联分析发现,肠道菌群的动态演替在1岁婴儿适应饮食结构转变中的潜在作用,并指出了新生儿时期的酰基肉碱代谢与婴儿后期肥胖风险有关。

       同时,新生儿时期也是人体肠道菌群建立及发展的关键窗口期,母乳和奶粉作为新生儿的主要营养来源,在塑造肠道菌群的过程中至关重要。许国旺团队进一步对新生儿肠道菌群的建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指出母乳菌群和唾液酸寡糖是影响新生儿肠道菌群定植的重要因素,并与降低婴儿后期肥胖风险相关。其中,新生儿母乳N-乙酰神经氨酸以菌群依赖的方式促进了婴儿健康生长,并且降低了婴儿后期的肥胖风险。 (据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