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5版(2023年08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医托”现形记
三级联动出重拳依法查处涉事门诊部和相关人员
□胡建娟 漆萌 本报记者 方继莲

       日前,有市民在“问政四川”投诉,称绵阳市南山京西门诊部雇佣“医托”,骗病人至该门诊部进行诊疗,1个小时不到花了4000多元。

       接到线索和上级领导批示后,绵阳市卫健委高度重视,精心部署,经过前期摸排调查,绵阳市区两级卫健部门联合绵阳市公安局、市场监管局等,一举将涉事门诊部和相关人员依法查处。

       投诉

       一小时不到花了4000多元

       投诉者W女士近日向绵阳市卫生健康执法人员讲述了自己的就诊经过:她因病到绵阳市中心医院妇科就诊,候诊时先后遇到3名女士与其搭讪,她们假称是曾经看过病的患者,热情地询问W女士的病情。

       三人接着唱起“双簧”,纷纷以“亲身经历”告知W女士,其挂号的医生治不好这种病,正好附近的绵阳市“南山京西门诊部”有一名专治这种病的退休专家,并且该门诊部不用排队等候,还热心地邀请W女士一同前往。

       最终,在三人的游说下,W女士与其中一名女士“拼车”到达南山京西门诊部。

       W女士称,该门诊部一位约六七十岁的“红头发女医生”接诊了她,她当次就诊共计花费4131元。

       现场

       锁定证据“医托”现形

       收到线索后,绵阳市卫健委立即责成分管领导牵头,协同绵阳市公安局、市场监管局,组织市区两级卫健部门召开雇佣“医托”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启动会,进行具体部署。

       会议成立专项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项检查组,明确任务、理清思路、快速出动。检查组广撒网、抓重点、下深水、找证据,对涉及“医托”投诉线索进行摸排。

       7月4日下午,四川省卫健委督查组也抵达绵阳。检查组赴现场对南山京西门诊部进行全面排查、深度挖掘,一组组证据逐渐浮出水面。门诊日志登记本、检验申请单、处方笺等相关医疗文书资料,妇科诊室及B超室内的电脑,门诊部监控设备等逐渐被锁定。

       专项检查组围绕市民投诉内容,固定关联证据,对上述资料进行梳理并对涉案设施设备及人员进一步展开调查,同时对接绵阳市中心医院和南山京西门诊部就诊患者信息,通过对涉事人员询问了解,顺藤摸瓜,使“医托”终现原形。

       处罚

       严肃执法绝不姑息

       在全面查处“医托”的过程中,有关部门最终明确认定该门诊部存在以下违法行为:一是未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规定填写病历;二是未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许可擅自开展终止妊娠手术;三是应备案而未备案擅自开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BSL-2)实验活动。

       针对该门诊部的违法行为,绵阳市涪城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依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对南山京西门诊部立案查处,并给予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对该门诊部倪某某、赵某某未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在该门诊部开展终止妊娠手术的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相关规定进行立案查处,并给予2人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记分10分。

       涪城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还及时将绵阳南山京西医疗有限公司综合门诊部涉嫌使用“医托”招揽患者的线索移交公安部门,由公安部门进行进一步调查处理。

       严管

       理顺机制强化监管

       绵阳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表示,通过此事后,将进一步理顺机制,强化措施,严格监管。

       一是公安、市场监管、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主动协作、有效沟通,常态化防范和打击医托等涉医违法犯罪活动。二是突出重点,加强对涉嫌雇佣“医托”医疗机构的严管严查频次和力度 ,加强网上信息公示和通报曝光力度。三是联防联治、行刑结合,严查严处群众痛恨的“医托”行为。四是畅通投诉渠道,推进信用监管,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支招

       提高警惕识破“医托”

       卫生健康执法人员提醒,“医托”骗术其实并不高明,只要患者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其诈骗行为很难得手。“医托”骗人,一般有以下几步,请注意识别。

       第一步:套近乎。主动与患者搭讪、套近乎、扮老乡,热情询问病情。

       第二步:诉说假经历。主动诉说本人及其家人或亲戚朋友也得过此病,很“在行”地描述此病的表现,强调该病如何难治,但终于找到某专家治好了。

       第三步:组团行骗。为骗取患者的信任,“医托”一般2~3人相互配合,以患者或患者家属的身份,与病人套近乎,打消患者疑虑 。

       第四步:移花接木。以挂号专家刚好退休了、专家休息、专家号挂满了、专家在别的地方坐诊、患者挂号的医生治不好此病等各种理由,热心推荐并主动告知受委托的医院名称、地址及路线。

       所以,大家就诊时要提高警惕。就诊过程中如有疑问,可咨询医院医生、护士。如发现疑似“医托”,可立即妥善地向医院提供线索。一旦不慎被“医托”骗到相应机构,要核查该机构的“医疗机构公示栏”,着重查看医生注册信息,若有误,应设法及时离开,并及时拨打110报警或向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