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3版(2019年08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胫腓骨骨折术后的康复
达州市中心医院 郑茜 郑然

胫腓骨骨折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骨折,做好胫腓骨骨折后的康复,有助于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的行走功能。

 

 


什么是胫腓骨

 

 


“胫腓骨”,这个词读起来可能有点拗口,其实,它就是人体双腿膝盖以下、脚踝以上小腿骨的总称。人体小腿骨由两根骨头组成,前面一根骨头比较粗大,称为胫骨;后面一根骨头比较细小,称为腓骨。胫骨位于小腿内侧,支撑人体体重,其负重约占小腿全载荷的87%。腓骨位于小腿后外侧,不参与支持体重,但起辅助、支撑作用。

 


骨折的原因

 

 


胫腓骨骨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多发于十岁以下的儿童。这个年龄段的小孩子喜欢玩耍、运动,从高处跳下、脚部着地、小腿旋转,往往会造成胫腓骨骨干骨折。若人体小腿受到重物直接打击、挤压或车轮碾压,也可能造成胫腓骨骨干骨折。发生骨折后,患者受伤的小腿会出现肿胀、疼痛,丧失功能。
若患者小腿胫腓骨遭受外侧或前外则的直接暴力,则胫腓骨骨折多为横断、呈短斜形。胫骨、腓骨骨折线在同一水平上,软组织损伤较重。若患者小腿胫腓骨遭受间接暴力,则胫腓骨骨折线多呈斜形或螺旋形,腓骨骨折线略高于胫骨骨折线,软组织受伤较轻。

 


如何治疗

 

 


若患者胫腓骨骨折属于无移位、横断性骨折,可根据患者骨折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骨折手法进行整复,整复以胫骨整复为主,复位后再用夹板固定住患者受伤的小腿骨。
若患者胫腓骨骨折属于斜形、螺旋形或粉碎性骨折,可采用跟骨牵引(重量从3公斤开始逐步增加),并配合石膏或夹板外固定,牵引时间一般持续4~6周。
若患者胫腓骨骨折后胫骨营养血管受到损伤,导致下段骨供血不足,迟迟难以愈合,则必须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实施手术治疗。

 


康复措施

 

 


手术后1~3天,医生、护理人员应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伤口、受伤小腿皮肤的颜色、足背动脉搏动、患者四肢的肌肉力量,将患者受伤小腿抬高30°~40°,减轻其小腿的肿胀,并给予适量的抗炎止痛药,为患者镇痛。然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指导患者抬腿、活动双下肢、练习直腿抬高、活动膝关节。还可使用连续被动运动仪(即CPM),让患者下肢进行被动运动,从30°开始,每次30分钟,每天2次,每次增加5°~10°。医生、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加强沟通,鼓励患者增强自信,尽快开展功能锻炼,还要指导患者每天喝下2000ml的水,及时摄入高蛋白、高钙、易消化的食物。
手术后4~7天,医生、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练习直腿抬高、主动膝关节屈曲,并锻炼股四头肌;训练患者借助助行器进行时间较短、距离较短的行走。此外,还要使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
手术后8~14天,医生、护理人员会为患者伤口拆线,鼓励患者进行更多的室内活动,并叮嘱患者家属做好看护,防止患者意外跌倒。
患者出院后,应继续进行有氧运动训练,进行平卧位双上肢扩胸、深呼吸、双下肢抗阻等功能锻炼。患者应主动屈伸足关节、髋关节、膝关节,从60°活动范围开始,逐步增大至90°。患者出院6~8周后,应尝试进行负重行走,并练习下肢内旋、外旋,内收、外展。
综上所述,胫腓骨骨折后的康复一定要引起重视,患者及其家属要做好护理工作,确保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