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嘎山下、雅砻江边,青山绿水、绿水青山……”这是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县人民耳熟能详、口口相传的歌谣。然而,对于攀枝花援藏医生宋本艳来说,每当听到这首歌曲,也觉得格外亲切。今年1月,接到援藏工作任务通知的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攀枝花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医师宋本艳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前往木里的支援路,驻扎在木里县中藏医院,服务当地群众、留下带不走的医疗技术。
建设专科 留住病人
说起与木里的渊源,出生于西昌市的宋本艳对凉山有着与生俱来的亲切感,“到达木里后,饮食习惯和口音相差无几,让我很快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并迅速投入工作。”宋本艳说道。
由于木里中藏医院地理位置偏远,医疗条件和设备、人员有限,住院部科室并不细分,专科水平有限,医护人员专业水平更亟待提高。宋本艳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开展业务指导、临床教学等工作。“以前,专科性太强和年龄较大的患者来到医院后,当地医生不敢接收。我来到这里以后,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建好专科,留住这部分病人。”
传帮带 规范行医治疗
宋本艳被安排在内儿科病房工作,她深入病房,指导临床和教学工作,每天奔波于门诊、会诊、义诊的第一线。
今年3月,一名75岁的藏族婆婆因呼吸困难,吃不下饭前来就医。宋本艳发现其病情十分复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心功能不全,合并感染较重。然而医院药少,经过多方努力,在全县范围内调配抗感染药品,才让老人在住院数日后症状得以缓解。
“以前,像这样的患者当地医生是不敢收的,算是这里的重症了,加上当地医护人员对于药物的使用不规范,不对症用药或是超量用药的情况时有发生,我逐渐纠正了他们的用药习惯。欣慰的是他们很好学,现在已基本能够做到规范用药了。”宋本艳说道,“他们把曾经积了灰的,厚厚的内科书放在手边,一有空就学习,已经逐渐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现在我的徒弟每人都有一本厚厚的笔记。”
提起当地医生的进步,宋本艳说,“现在,不论是看片还是查房、诊断、写病历,他们都开始走上正轨,不仅会主动发问,还会相互探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