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竹县人民医院用一根细细的导丝通过不到3毫米的穿刺针孔,成功为一名肾衰透析患者打通闭塞血管,透析通路恢复通畅,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受到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赞扬。
太神奇
一根细丝“救了”患者
今年53岁的李军,2年前因患尿毒症、慢性肾功能衰竭一直在大竹县人民医院肾病内科做透析治疗。7月20日,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透析流量下降,经过超声检查,诊断为右上肢头静脉血栓,头静脉管壁增厚伴钙化斑块伴局部狭窄。摆在患者面前有两个选择,一是更换血管重新造瘘,二是前往上级医院做进一步治疗,否则患者将面临肾功能衰竭死亡的危险。
知晓情况后,患者及家属一脸愁容,本就由于身患疾病丧失了劳动能力,家里生活十分困难,现在无论是重新造瘘还是到上级医院治疗,他们均已无法承担这笔费用。患者家属告诉医生:“如果能在你们医院处理,加上新农合报销一部分费用,我们还能够承担,如果不能,我们只能选择放弃治疗。”
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情况,大竹县人民医院肾病内科主任邓章银立即与该院新成立的介入科取得联系,咨询能否处理肾功能衰竭患者透析通路狭窄的问题,介入科给出了肯定的答复:能。于是,邓章银将患者带到介入科做进一步诊断。
7月29日,介入科副主任孙邱用一根细细的导丝通过不到3毫米的穿刺针孔为患者实施了透析通路球囊扩张成形术,而在手术过程中的造影发现,患者病情比超声提示结果更为严重,头静脉重度狭窄,肱静脉、腋静脉完全闭塞,透过交通支向头静脉反流向锁骨下静脉回流,经过反复尝试终于将闭塞段的血管开通,手术成功。患者感叹地说:“太神奇了,伤口就一个米粒那么大,一根细丝就解决了我的大问题。”
体外操作 体内治疗
介入手术造福患者
据孙邱介绍,“同样是手术,外科手术用的医疗器材是柳叶刀,而介入手术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的一种微创性治疗,他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实现‘体外操作、体内治疗’。相比传统治疗手段,介入治疗算是一种新型治疗方式,介入治疗应用数字技术,扩大了医生的视野,借助导管、导丝延长了医生的双手,它的切口(穿刺点)仅有米粒大小,不用切开人体组织,就可治疗许多过去无法治疗、必须手术治疗或内科治疗疗效欠佳的疾病。”
自成立介入科以来,除开展全身各部位血管造影检查外,还开展了颅内动脉瘤、急性脑梗塞、原发性肝癌、肺癌、咯血、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下肢动脉急性血栓栓塞、大隐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血栓、布加综合征等疾病的介入治疗,极大地造福了竹乡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