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8版(2023年06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量体裁衣 一院一策 靶向发力
——简阳市人民医院蹚出医共体建设新路子
□李太辉 马芳 彭毅

       日前,在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举行的全国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交流会上,简阳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刘益民作为全国县级医院的代表,受邀从医共体建设、学科高质量发展、专科联盟等方面进行了发言。

       2019年,简阳市被列为成都市首批医共体建设试点县,简阳市人民医院牵头先后与禾丰、赤水、滨江、东溪、三星5家基层医院组建起了紧密型医共体,围绕“一般的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的头疼脑热在乡村解决”目标,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能力提升为路径,在兜底“大病不出县”的同时,扎实推进医共体建设试点。

       作为牵头医院,简阳市人民医院针对各分院的具体条件,量体裁衣制订“一院一策”帮扶计划,通过“线上+线下”“硬件+软件”相结合的方式,竭尽所能进行帮扶。通过3年来的持续帮扶,该院医共体已在群众中树立了“看得来、接得住、效率高、质量好”的良好口碑。

       新增“120”急救站点

       提升8个镇街院前急救效率

       不久前,禾丰镇80岁的钟婆婆在家突发急病。“120”调度室接到报警后,查看了急救半径在15公里内,立即通知了简阳市急救指挥分中心河东站点。

       接到指令后,“120”救护车17:58出发,18:32抵达。现场检查发现病人意识不清,初步诊断为左侧髋关节脱位,立即开展院前急救工作,并将病人转运到简阳市人民医院。

       相比站点设立前,这次急救至少节约了30分钟。效率的提升,得益于简阳市人民医院在医共体成员单位东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简阳市人民医院东溪分院)设立的“120”急救站点(河东站点)。该站点今年1月正式启动运行,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派驻院前急救车辆2台,由简阳市人民医院总院和东溪分院共同派员10人开展院前急救工作。

       该急救站避开了简阳市老城区的拥堵路段,提升了简城街道、射洪坝街道、东溪街道、平泉街道、云龙镇、禾丰镇、平武镇、三星镇等8个镇街的院前急救工作效率,在拥堵高峰期可以缩短20~30分钟车程,为危重患者抢救赢得宝贵时间。截至目前,该急救站已出诊400余次。

       与此同时,简阳市人民医院还和东溪分院开展联合门诊、联合病房。蔡亚丽是简阳市人民医院全科医生,今年4月来到东溪分院开展全科联合门诊,“我每天都会参与查房、教学指导,如出现疑难病例,也会帮助东溪分院开通绿色通道将其上转至简阳市人民医院。我们的目标,就是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三甲医院医生的健康诊疗和咨询服务。”蔡亚丽说。

       下派专家传帮带

       助力基层医院学科建设

       发挥牵头医院引领作用,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提升学科建设,这是医共体建设的重要使命。简阳市人民医院先后派出了康复科、心血管内科9名专家下沉帮扶赤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简阳市人民医院赤水分院)。近3年来,医院帮助赤水分院成立了中医康复科、口腔科、五官科等科室,其中中医康复科现年门诊量3万人次左右,占该中心门诊量的70 ,目前已成为“简阳市残疾人社区康复中心”,今年该科的目标是创建成都市基层临床特色科室。

       林福安是简阳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的一名医生,在为期1年的驻点期间,他不仅承担管理职责,还积极推进远程会诊、双向转诊等,并帮助赤水分院建成成都市示范中医馆。同时,林福安与徒弟万乾东开展了捆绑式教学,现在万乾东已完全能识别风湿免疫学常用的检验指标,也能对风湿免疫科常见疾病进行规范诊治。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基层医疗机构很少有口腔科,但在赤水分院,口腔科已经成为一大亮点。今年3月,简阳市人民医院派出36岁的口腔科医生王东来到赤水分院开展学科建设,如今赤水分院的口腔科业务水平大幅提升,当地群众口腔疾病在家门口就可以得到治疗。

       同时,赤水分院也是简阳市人民医院最早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的基层医院之一。除了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诊断、远程心电诊断之外,简阳市人民医院还定期开展远程教学,赤水分院职工在电脑端和手机端就能开展各种知识学习,保障基层医院全员素质提升。

       管理、技术“双下沉”

       医院业务、患者满意度“双提升”

     “自从‘双下沉’以后,全体职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医院的业务能力也得到了提升,随之而来的就是患者获得感和满意度的提升。”简阳市禾丰中心卫生院(简阳市人民医院禾丰分院)党支部书记陈双龙说。

       在融入以简阳市人民医院为牵头单位的医共体后,医院给予禾丰分院“管理帮扶下沉”和“医疗技术下沉”。其中“管理帮扶下沉”包括三方面:下派业务好能力强的原医务部部长担任禾丰分院书记;相关职能部门牵头,提升分院职能部门的管理能力和水平;成立专班指导禾丰分院的医院等级复评及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医疗技术下沉”则有两方面:派31名专家到院驻点工作,师带徒40余名,两年来组织开展各类专题讲座、业务培训,完全融入基层医院的临床科室;根据医院学科建设需求,打造建设省级基层临床特色专科。

       除了技术帮扶之外,简阳市人民医院还积极帮助禾丰分院培养人才,该院医疗、护理、行政、后勤人员轮流到简阳市人民医院进修。医共体内,既有下沉又有上浮,双向互动,输血加造血,为基层医院发展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注入新活力。

       据陈双龙介绍,“双下沉”开展以来,医院的医疗技术稳步提升,医疗设备更新迭代,服务能力越来越强,同时医疗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家庭医生携手微网格员

       让社区群众更有“医”靠

       去年12月31日,简阳市滨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简阳市人民医院滨江分院)辖区居民周大爷突发急病,心累、气紧、胸痛、乏力。他的儿子通过微网格员李大姐,联系了滨江分院建设路家医团队队长段医生和简阳市人民医院上级医生何江。医护人员第一时间赶到,为老人给氧和建立静脉通道,并及时联系简阳市人民医院开放绿色通道,让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微网格员和家庭医生配合默契。除了这样的紧急救治外,针对独居老人、失能老人就医困难等问题,微网格员进行动态摸排,并协调家庭医生团队下社区院落为老年人、特殊人群提供上门巡诊、健康检查、用药指导,免费为一些困难老年人发放治疗药物。

       此外,针对滨江分院实际情况,简阳市人民医院还积极帮助其提升基本医疗能力,总院先后派出2名科室主任、3名医生、7名护士长开展业务指导,落实坐诊、培训等工作,全程参与全科病房建设。如今,滨江分院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早识别、早诊断、早治疗,取得了长足进步。

       通过医共体建设,不仅让患者在乡镇和社区就可以享受优质医疗资源,同时也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现在,禾丰分院被四川省卫健委确定为四川省第一批“县域医疗次中心”,能开展多项三四级手术;滨江分院和东溪分院通过“优质服务基层行”评审,滨江分院基本公卫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年度考核一直保持为简阳市第一名;赤水分院建成简阳市首个“残疾人社区康复中心”,成为残疾人定点服务机构。

     “未来我们还将继续打破机制壁垒,对医共体成员单位分类分型,用不同路径实现强县域的目标,同时成员单位间差异化发展,形成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的格局。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创新举措,让医共体建设成果惠及更多群众,为‘健康简阳’贡献医院力量。”刘益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