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6版(2023年06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了解沙门氏菌 防止“病从口入”
王尔群

       沙门氏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及人类食物饮用水中,也可存在于人类及动物肠道中,引起或不引起临床症状,儿童是其主要易感人群。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有超过1亿人感染沙门氏菌,其中超过200万人死亡,感染率在低收入国家和农村地区更高,尤其是在卫生条件较差、饮食卫生不佳的地区。据资料统计,在我国内陆地区细菌性食源性疾病事件中,有70 ~80 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新都区疾控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每年夏秋季是婴幼儿沙门氏菌感染性腹泻高发时期,2017~2022年间,沙门氏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报告起数和感染人数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夏季,6月最多,3~6月病例数占全年的87.5 。与春夏季节利于细菌生长繁殖有关。因此,在春夏季节,积极做好食品卫生宣传工作,指导市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有效预防沙门氏菌食源性疾病事件及感染性腹泻的发生。

       沙门氏菌是通过什么感染的呢

       沙门氏菌可以污染肉类、蛋类、奶类、蔬菜、水果、蛋糕甜品甚至肉包子和肉粥等等。人食用被污染的食品后,容易感染沙门氏菌。也有可能由于接触、照顾患者后未做好清洁,从而因为粪-口途径导致人传染人。还会通过接触被感染的动物(包括宠物)而发生感染。小孩(尤其是5岁以下的儿童)、老年人及孕妇等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尤其易感。

       感染沙门氏菌会有哪些症状

       人感染沙门氏菌后,潜伏期一般为12~48小时,症状以胃肠炎多见,表现为发热、头痛、恶心、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痛等。多数病人在2~3天后胃肠炎症状消失,少数患者的病情会发展得比较严重,如小孩、孕妇、老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沙门氏菌感染严重时可发生败血症或死亡。

       如何降低沙门氏菌感染的风险

       在处理食品前后,认真清洗双手、砧板以及刀具。生、熟食品的处理和保存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用流动的洁净水彻底清洗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食物要彻底煮熟。不喝未经高温消毒的乳制品。吃剩的饭菜如要留存,应该立即放入冰箱,下次吃前一定加热彻底。接触动物(包括宠物)后,请及时洗手。如已确认感染沙门氏菌,请不要为他人准备食物。

       感染了沙门氏菌怎么办

       如果出现发热、头痛、恶心、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不能擅自用药,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据新都区耐药监测结果显示,沙门氏菌耐药趋势严峻,对多种抗生素产生高耐药性,新都区分析了2017~2022年新都区发生的食源性疾病事件分离的36株沙门氏菌,包括9株鼠伤寒沙门氏菌和27株肠炎沙门氏菌,其耐药严重,其中萘啶酸耐药率最高,达97.22 (35/36),其次为多粘菌素E,79.17%(19/24),氨苄西林,77.78%(28/36),四环素,27.78 (10/36),复方新诺明,22.22 (8/36),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轻度耐药,耐药率5.56 (2/36),中介率72.22 (26/36),对头孢唑林耐药率2.78 (1/36),中介率69.44 (25/36),对环丙沙星、氯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噻肟、头孢西丁、头孢他啶、亚胺培南、阿奇霉素这7种抗生素不具有耐药性。36株沙门氏菌多重耐药率为77.78 (28/36)。因此,不能滥用抗生素,需要在明确诊断和完善沙门菌耐药试验后合理用药,以达到好的治疗效果。(成都市新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