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4版(2023年06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成都市温江区和盛镇
探索“1234”网格服务模式

       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党建引领社区“微网实格”治理的总体要求,以村(居)民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为平台,聚焦“健康赋能”与“进网入格”,围绕“幸福温江·美好之城”奋斗目标和“三个之区”发展目标,温江区和盛镇探索形成“1234”家医网格服务模式,建立常态长效“网格发现、家医报到、识别干预、及时转诊”的健康管理工作机制,将健康服务延伸到微网实格中,让群众健康更有“医”靠。

       创建一个特色品牌

       创建和盛镇“康和家医”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品牌,以辖区内65岁及以上老年人、孕产妇、0~6岁儿童、慢性病患者、残疾人、困难人群、重性精神病患者等重点人群,以及有服务需求的健康人群为服务目标,基于“微网实格”治理模式,布局家庭医生服务场景,推动家庭医生与网格员分工协作,努力实现“网格员走访入户、医生驻点诊疗、个例共同转介”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新模式。

       建强两支服务队伍

       建强“三级专业医疗服务团队”和社区微网格健康服务团队。整合和盛镇中心卫生院和上级医联体资源,形成以镇中心卫生院“党员先锋”“全科医生”为核心,上级医联体“专科医生”为技术依靠,“乡村医生”为健康服务网底的三级专业医疗服务团队,当好居民健康“守门人”。以村(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为依托,组建由村“两委”、网格人员、社工、老年协会代表等组成的社区微网格健康服务团队,配合做好卫生健康宣传教育工作、协助家庭医生团队开展入户随访和健康管理服务,并以“联络员”身份,收集居民健康诉求并及时反馈。

       实施“三个一”便民服务

       制作“一张联系卡”,为老年人、慢病患者、孕产妇、儿童、失独家庭、低保户等重点人员,发放“康和家医联系卡”2300余份,让居民在有健康需求的时候随时能联系到家庭医生。订阅“一份健康报”,为每个村(社区)居民委员会订阅《大众健康报》,普及健康资讯,让健康信息触角延伸到各村(社区)。建立“一个互济角”,发动居民捐赠短时间内使用不上且在有效期的药品、康复器具等,由村(社区)统一管理、适时补充,家医负责指导,帮助真正需要的居民,实现互帮互助、同舟共济。截至目前,已收到捐赠的各类药品、康复器具32件,帮助居民15人次。

       拓展4项健康服务

       开展家庭医生“联合服务”。利用镇、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大型活动平台,开展家庭医生联合行动6次,多方式、多场景开展服务,为1300人次提供健康服务。开展家庭医生“示范服务”。在4个社区创建“康和家医示范工作室”,形成村级卫生站与工作室联动服务模式,结合支部主题党日,确定每月最后一周星期五为“和盛健康日”,由“三级专业医疗服务团队”分组分片分点开展健康宣教、义诊、咨询等服务,服务居民超600人次。开展家庭医生“专项服务”。组建一支由党员骨干牵头的“明星家医团队”,利用全国爱国卫生月、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等健康主题日活动,提供专项服务120人次。拓展家庭医生“个性化服务”。针对计生特殊家庭、失能人员、“一老一小”等人群,提供“定制化”家医服务230人次,满足居民个性化健康服务需求。 (刘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