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一种常见的癌症疾病,病情发展速度较快,在早期阶段病情症状并不明显,并且多数肝癌患者通常是由其他肝脏疾病发展起来的,在发现肝癌后已经进入到中晚期阶段,手术治疗已经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只能利用非手术治疗的方式对患者的症状进行缓解。介入治疗是临床一种较为常用的治疗方式,在多种疾病中有所应用,国内在20世纪80年代便开始通过介入治疗的方式对肝癌患者进行治疗。介入治疗不会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痛苦,抑制肿瘤的生长,缩小肿瘤体积,改善肝癌症状。那么你知道介入治疗如何进行的吗?在实施介入治疗后应当如何进行护理呢?
什么是肝癌介入治疗
在肝癌治疗过程中如果实施局部灌注化疗所需要使用的药物量较大,会增加患者副作用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介入治疗合理利用了影像技术的引导作用,经皮股动脉将导管置入肝固有动脉以及总动脉中,直接针对治疗区域注射药物以及栓塞剂,可以让肿瘤局部位置血药浓度处于高浓度状态,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达到精准治疗的目的。介入治疗可以避免抗癌药物以及人体内的血浆蛋白进行结合,提升游离浓度水平,充分发挥抗癌药物的作用,降低产生不良反应的出现概率。
肝癌介入治疗后如何进行护理
1.病情观察记录:在手术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实时监测心电氧饱和度变化,让患者持续进行低流量吸氧,维持时间为一天,对患者的神志状态以及体温进行监测和记录。如果发现患者病情症状出现快速变化或者异常现象,需要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2.穿刺位置护理:在手术之后需要使用弹性胶布对穿刺点进行包扎,在穿刺位置放置沙袋,可以起到加压的作用,加压时间应当在6小时以上,避免穿刺的脾胃出现血肿、出血的症状。观察穿刺位置是否出现了渗血、血肿等问题,对皮肤颜色、温度进行记录。对穿刺侧下肢进行疼痛检测,观察是否存在疼痛感知障碍,确保可以尽早发现潜在的股动脉血栓隐患。
3.胃肠道反应护理:恶心呕吐是常见的胃肠道反应,是化疗药物所引起的副作用。如果患者出现呕吐应禁止食用食物,让患者的头偏向一侧位置,避免在呕吐过程中呕吐物进入到器官内,向患者提供胃复安,用量为10mg,可以起到缓解胃肠道症状的作用。
4.腹部疼痛护理:介入治疗后患者右上腹肝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在术后3天内出现,在3天到5天后疼痛症状可以自行减退。对患者的疼痛位置、疼痛性质、疼痛程度以及疼痛时间进行记录,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向患者讲解疼痛症状的发生原因。如果患者疼痛较轻不需要进行过多处理,中度疼痛注射曲马多,剧烈疼痛注射哌替啶。
5.发热护理:术后阶段如果患者出现发热症状主要是由于坏死组织被吸收所引起的,如果患者的体温始终低于38.5℃,在等待一周左右便会自行消退,但是如果体温超过38.5℃应当及时进行物理降温,向患者提供退烧药物,并让患者每天多喝水。
6.饮食护理:在术后的6小时到8小时内患者不能服用食物,如果患者没有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进食少量流质食物,在术后3天内可以选择半流质食物,在术后第3天可以逐渐正常进食,选择清淡且容易消化的食物,保证营养均衡摄入,坚持少量多餐,避免食用生硬食物、过烫食物。
7.消化道出血护理:患者如果出现相关的出血的症状需要选择合适剂量的化疗药物,针对肝固有动脉或者诊断分支进行药物灌注治疗。手术之后可以及时向患者提供抑酸剂,可以避免出现胃炎或者是十二指肠溃疡的问题,善宁可以起到预防出血的作用。
8.肝功能损伤观察:介入治疗会给肝脏功能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患者会出现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的现象,应当及时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分析指标升高的原因,避免患者和家属过于担心。定期对患者的肝脏功能进行检查,观察皮肤或者巩膜是否存在感染的症状,要求患者保持充足休息。(简阳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