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2版(2023年05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调养气血 抵御外邪

       中医所说的“气”是指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在生理上具有保持活力、温暖人体抵御外邪等功能。“气”就像是人体中的“汽油”,推动五脏六腑运行,使体表保持正常温度,抵御各种病毒入侵。

       中医所说的“血”则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西医讲的流动在脉管中的“血液”,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生理功能。二是指与“气”同在的运行载体,中医有句话叫“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推动血的运行,血濡养气的充盛。中医认为,调养气血可以分4步进行:

       调脾胃。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血液通过脾胃运化生成。脾有统摄血液的功能,治疗血证必须重视调理脾胃。饮食调养可多吃南瓜、山药、莲子、扁豆、薏米等健脾益胃的食材。可煎服“参芪术茶”:取党参5克、黄芪5克、白术3克、淮山药3克、升麻3克煎煮,取其煎煮液400克,泡花茶5克,冲饮至味淡。

       养肝血。肝藏血,主疏泄,调气机。养肝血是调气血的根本。郁闷暴怒的情绪会损伤肝、脾,导致气血耗伤。切忌生气、熬夜,也不要让身体过度劳累。中医认为“久视伤血”,坐在电脑前工作时,应当特别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养,防止耗伤气血。

       食药膳。补气可食“四君子汤”,此汤有益气健脾之效。补血可用“四物汤”,此汤是中医养血的经典药方。

       远寒邪。寒邪会让血液瘀滞,经络不畅,气血生化受阻,极易导致关节病变、肠胃不适或诱发咳嗽。要忌食寒凉、温水泡脚、勤做按摩。老人气血常不足,要更加注意。  (王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