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4版(2023年05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
四维发力 推动党建工作走深走实
□邓恕 本报记者 冯若冰

       党的二十大强调“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并将加强医院党的建设写入党章,为新时代公立医院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路径。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从“组织结构合理化、基层党务标准化、党建创新品牌化、党员创绩模范化”四个维度发力,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全力推动医院党建高质量发展。

       组织结构合理化

       开展党员结构专项调研,综合分析党员学历、职称、专业类别比例、科室人员比例等情况,全面摸清医院基层党支部建设现状。综合运用民主评议党员、信访举报、院内通报、有效投诉等现有载体,系统分析党员素质,全面摸清党员队伍现状,为调整完善医院党组织构架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

       按照“应建尽建、将支部建在科室上”和“区域相邻、业务相近、便于工作、推动融合”的原则,综合考虑医院发展、三方院区设置、学科分布以及党员队伍等实际情况,完善医院党委、党总支、党支部三级组织构架,做到党组织层次清晰,结构合理。将原有3个党总支、22个党支部重新规划调整为5个党总支、41个党支部。通过调整实现支部“四变”:规模变小、人数变少、结构变优、职能变强。

       基层党务标准化

       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设“三会一课”专题辅导,通过导学强化针对,讲学强化主动,考学强化效果,评学强化监督,促学强化管理,推动党内组织生活质量提升。同时,将教育管理作为基层党务着力点,贯穿于整个支部党建工作,做到“8个坚持”:坚持党员联系群众工作、坚持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坚持落实“双培养”机制、坚持按计划和规范发展党员、坚持规范党员档案管理、坚持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坚持丰富党员教育方式、坚持“党建带团建、党团共发展”。

       依托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着力实现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制发医院《基层党支部季度督查考核要点》,形成“1234”的党建考核方法:“一担当”——激发党务干部责任担当;“二突出”——考核评分量化标准突出,中心业务工作突出;“三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及交叉考核机制、建立支部工作“一票否决”机制、建立支部工作容错机制;“四融合”——“五好党支部”创建与支部季度考核融合、支部季度考核与“三分类三升级”融合、支部季度考核与兼职党务干部考核融合、党总支考核与党支部考核融合。

       党建创新品牌化

       开展以“四好一强”领导班子、“党建工作示范医院”为核心的“党建先锋工程”,示范带动党支部、党员开展“标杆党支部”“五好党支部”“党员示范岗”等创建活动,深化党建工作创新,形成了以“标杆引领、争创一流、创新实干”为内涵的省妇幼“党建先锋”品牌。

       按照有计划、有落实、有记录、有活动、有成效、有思考的“六有”标准,深化“一支部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创建活动。通过实地走访、民主测评、现场评选等方式,集中推出一批“品牌规划务实、主题紧扣到位、业务结合紧密、活动开展扎实、部署推进有力、特色突出新颖”的基层党支部党建品牌。其中,妇幼健康管理部党支部以保障妇女儿童健康为中心,从“诚心、责任心、慧心、初心”和“定盘星、启明星、智多星、满天星”角度出发,以四“心”推动四“星”,创立“心星相印 情系妇幼”党建品牌,荣获2022年度四川省公立医院“标杆党支部”荣誉称号。

       党员创绩模范化

       医院党委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不断增强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能力。通过理论学习、党性锻炼、制度规范、纪律约束,示范带动基层党支部、党员干部不断提升政治能力。近年来,党员干部响应医院党委号召,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健康扶贫、乡村振兴等重大任务,积极服务四川现代化建设和健康四川建设。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创优质服务”理念,坚持“服务群体、服务基层、服务员工”目标,努力将医院每一个基层党组织打造成服务型党组织。2022年,先后开展口腔健康公益讲座、关爱女性健康义诊、“两癌”筛查健康咨询等活动37次。

       医院班子成员还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带头学法,不断提升法治素养,做到不触碰红线、不谋求特权、不寻找法外之地。医院连续3年在省卫生健康委“7+3”直属单位中考核排名第一。此外,医院制定医德医风建设的规章制度,明确目标,规范党员干部和医护人员的行为规范,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奖罚分明,发挥制度监督功能。同时,把医德医风问题和科室达标、年度考核、个人考核等切身利益相挂钩,将“软约束”与“硬考核”结合起来,把“依法治院”和“以德治院”结合起来,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