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1版(2023年05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紫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差异发展突出医养结合“乡土味”
□本报记者 王丹

       在绵竹市常住人口中,60周岁以上老人有13万,占比29.8 ,人口老龄化高于全省乃至全国平均水平。面对如此大的社会需求,近年来,绵竹市积极探索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新模式,推进规范化医养结合机构建设,不断提升医养结合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先后组织14家基层医疗机构建立起医疗和养老联系机制。

       在发展过程中,绵竹市卫健局因地制宜,根据各单位地理位置、患者群体等特点,打造出中医药+医养、护理+医养、高端养老社区、旅居康养+医养、心理照护+医养、托管+医养6种模式,有效应对老龄化挑战。

       如今,绵竹市医养结合发展已经实现了城区基地和沿山基地打造。全市医养结合格局初具规模,从原先的单打独斗、粗放式生长,升级到如今的2.0版,实现机构间抱团取暖,进一步向农村地区渗透,向着乡村振兴目标大步迈进。

       绵竹市紫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国家安宁疗护德阳试点单位、德阳市医养结合示范单位,2010年以来,以老年病科特色护理型床位为依托,积极探索医疗和养老的衔接难题。经过多年发展,逐步建立起集医疗、康复、护理、照护、安宁疗护于一体的综合管理体系。医院现有医养结合护理型照护床位150张、老年病科医疗床位20张、安宁疗护床位14张,服务达2000余人次。

       紫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紫岩)开启医养结合之路,是巧合也是时代的趋势。

       2010年,紫岩从城区搬到了如今的城乡接合地区。当时这里交通还很不方便,离市区远,没有公交车,甚至连路灯也没有。医院的搬迁让这个以肛肠科享誉全市的基层医院,从原先的一床难求变成了空空荡荡,每天空置床位在80多个。

       医院怎么发展?40多号医院职工怎么养?那么多灾后重建的房屋和医疗资源,如何有效利用起来?一系列生存问题摆在医院管理层面前。

       同时,中心管理层也注意到在老龄化的趋势下出现了“出院困难”的老人。有因脑血管意外后瘫痪,需要鼻饲、翻身、康复锻炼的老人;有因气管切开后需要气道护理的老人;有因慢性心肺疾病需要长期使用呼吸机的老人;有需要长期注射胰岛素的老人……他们在家里很难得到专业的照护而导致疾病反复发作,往往出院后短期内又需要住院。老人和家人在医院来回奔波,老人受苦,家庭也受苦。

     “这些老人需要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正好我们就有。何不把空置的病房给这些有需求的老人使用?”

     “这个地方可能以后老年人比较多,不然我们就搞养老吧。这个以后社会需求可能大……”

     “嗯,我看行。”

       一次无意间的谈话,紫岩跌跌撞撞开启了养老护理业务。那时,全国上下关于医养结合的概念还没兴起,紫岩也从未想过自己在10年后,将被卷入一场浩荡的医养结合热潮中。

       从最初的10张床,一步步到20张床、40张床,找上门来的家庭越来越多,逐渐扩大到现今的150张床位,同时也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适用于基层的发展之路。

       这样的发展在最开始是不被认可的。有人认为医院的主责主业就是治病救人,应该把精力放在提高医疗技术上,搞养老就是“不务正业”。

       但正是这样的“不务正业”,让医院看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价值,在患者和家属的感谢中,他们坚定了“就这么干”的信心。

       院长黄利平回忆,养老业务开展之初,接到过一个患有阿尔兹海默病的南下干部,因为病症导致他生活不能自理且反复出现情绪失控,他的家人曾先后找过多家养老院,但都被拒收。家人听说紫岩能做医疗照顾,便将老人送来,而这一待就是4年多。

       在紫岩医养中心,偌大的2层医养区域,老人每天在这里活动、下棋、打牌、摆龙门阵。一到饭点,护工给老人们穿上罩衣,一对一喂饭。“在我们这里不仅有子女在省外,还有在国外的,他们的家人对我们特别信任。”黄利平说,这里的老人大多都有基础病,在医护人员的专业照料下,生存率和生存质量都比在家里更有保障。

     “我们是基层医院,跟上海这些大城市的大医院永远比不了,但我们更有乡土气,更有乡里乡亲那种感情。”对基层卫生院的定位,是刻在紫岩骨子里的自我定位。这种定位不是自卑,而是走差异化路线的指南针,作为离老百姓健康最近的守门人,永远为基层百姓服务,永远从基层角度出发是他们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