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6版(2023年05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边缘型人格障碍 如何识别与干预
刘国惠

       在一般人的眼中,世界是多彩的,身边的人有优点也有缺点,不会因为单纯一件事就极度欣赏一个人或彻底贬低一个人。而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人际关系却往往是紧张的,因为他们看待事物持非黑即白的态度。吕女士是本文作者曾经接诊过的一位患者,她是一名公司文员,虽然工作能力很强,但因为与同事人际关系相处困难,大学毕业后的短短6年间,已经先后离职换过好几家单位了。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答案就是“边缘型人格障碍”。那么,边缘型人格障碍有哪些特征?应该如何进行干预呢?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特征 

       边缘型人格障碍(简称BPD)是一种以情绪、人际关系、自我形象不稳定及冲动行为为特征的复杂而又严重的精神障碍,发病于成年早期,具有自杀率高、社会负担重、共病率高的特点。国外调查显示,边缘型人格障碍占普通人群的0.5 ~5.9 ,常共病其他精神障碍,其中常见的有情感性精神障碍、焦虑障碍和物质滥用,共病患者治疗难度更大。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理学基础是一种严重而普遍的情绪失调,指的是在大多数时间和情境下,控制情绪困难,导致了行为问题,如进食障碍、物质滥用、愤怒、暴力、自我伤害等极端行为。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主要表现是反复无常的心境和不稳定的行为,有四个“不稳定性”,包括人际关系、自我形象、情绪和行为的不稳定。尤其是在遭遇到挫折时,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极易出现短暂发作性的绝望、焦虑、惊恐和愤怒,甚至会因此出现极端行为。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形成,主要是源于两个方面:

       脆弱的生物因素。遗传性因素,父母一方为边缘型人格障碍,有冲动或抑郁;情感的脆弱性,高敏感性,对人、对情景反应很快;高反应性,情绪的经历和表达很强烈,恢复缓慢,情绪被激发后很难回到基线。

       无效的社会环境。0~3岁婴幼儿的照料品质差、家庭的不良氛围、12岁前儿童的孤独经历、童年时代的创伤等。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干预

       其一,我们干预者需要明白的是,诊断人格障碍不是贴标签,而是为了更好地治疗;担心人格障碍的诊断带来羞耻感和纠纷完全是多余的;优先处理极端行为,但告知无法保证患者不发生极端行为;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开展的个体、团体心理治疗是协同整合的。预防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出现极端行为,其核心是减少医生责任及如何与试图出现极端行为的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互动。

       其二,治疗边缘型人格障碍比较有效的是辩证行为治疗——DBT。DBT的发明人林纳罕本人就是一个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她说:发明DBT就是要帮助人们度过有意义而值得过的一生。DBT的技巧训练包含四个模块:正念、痛苦耐受、情绪调节和人际效能。正念是训练我们有意识不加评判地关注此时此刻。痛苦耐受是一种处理危机的技巧,防止我们在已经很糟糕的情况下变得更糟糕。情绪调节可以帮助我们改变不想要的情绪。人际效能帮助我们从别人那里得到我们想要的,拒绝他人对我们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同时保持自尊。

       其三:家庭治疗。作为家长,如果你的孩子有伤害自己的极端行为,请不要觉得愤怒或羞耻,一定要调整好心态,尝试与他们交流。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要用平和的语言交流,不责备、质问、训斥、暴力。我们已经看到了他们用一些极端行为在“呐喊”,那就一定要尝试理解他们“呐喊”的言辞是什么,用心倾听、理解他们的表达。

       在此,本文作者祝福每个人都能度过有意义而值得过的一生,接受无法改变的,改变能够改变的,活在当下,顺其自然。 (雅安市第四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