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县域骨科联盟正式成立
县域骨科联手 建立接转诊机制
钟召兵 黄天书 本报记者 陈施妤
近日,由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主办,大竹县人民医院、谷雨医联承办的“首届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四川省县域骨科联盟成立仪式暨四川省县域骨科联盟论坛”在大竹县举行,论坛迎来了国家卫健委领导和北京、川渝等地著名骨科专家,以及四川省300余家骨科学科带头人齐聚一堂,他们就骨科微创领域热点问题,如对“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分级诊疗、互联网+医疗及大病不出县政策”“县级公立医院高质量高品质发展”“骨科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论坛旨在交流新的理念、分享新的成果、展现新的技术、探讨新的思路,并以此为契机,为今后进一步加强各方合作,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互惠互助,为推动四川省县域骨科医学的发展,提升本地区人民健康水平做出更大的贡献。论坛上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顾问张晓玉宣读了联盟名誉顾问、理事长、副理事长、常务理事提名名单,并为联盟授牌、颁发聘用证书。随后,进行了谷雨医联县域骨科远程专科培训技术合作签约仪式。
首届四川省县域骨科联盟由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四川省大竹县人民医院、简阳市人民医院、汶川县人民医院、剑阁县中医院、叙永县人民医院、平昌县人民医院联合发起。据悉,联盟成立后将积极推动县域骨科领域疾病规范化诊疗,开展公益活动,搭建县域骨科培训、教学、科研、咨询一体化综合平台,建立科学的联盟内部分工协作和接转诊机制以及四川省骨科重点专科学术指导中心,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骨科学术交流和资源共享,解决骨科领域前沿疑难问题,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提升县域服务能力,推进分级诊疗,解决骨科疾病患者看病就医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此前,大竹县人民医院正式启动了骨科“疼痛关爱病房”,旨在患者住院期间,全体医护人员根据规范化疼痛管理流程,完善评估体系,制定个体化镇痛方案,将疼痛控制在微痛、甚至无痛范围内,使患者舒适度过手术期和功能康复期,体现了新时期医务工作者对更完善技术境界的追求和对患者的人道主义关怀。
论坛结束后,来自北京、川渝两地的骨科专家围绕骨科微创技术,对县域骨科微创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专题讲座。不仅传授了骨科前沿的理论知识,还带来了大量的临床病例,分享了手术技巧,解答了同仁在临床工作中碰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大家纷纷表示,此次学习既开阔了学术视野,又提高了对骨科微创领域前沿知识的认识,收获颇丰。(钟召兵 黄天书 本报记者 陈施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