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3版(2023年01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消毒方法在身边 远离病菌保健康
张志凤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病原微生物、病毒等有害物质,它们可通过呼吸道、消化系统、皮肤等进入我们的身体,进而引发一系列疾病,严重的情况下甚至有可能会对我们的生命造成威胁。尤其是目前虽然疫情已经得到较好的控制,人们逐渐开始回归到正常的生产生活当中,但依然要做好防御措施。日常生活中做好消毒工作,可以有效预防疾病,保证身体健康。

       消毒方法

       阳光消毒法。利用阳光消毒是最简单、便捷的自然消毒方式,但需要物品在太阳直射下暴晒6小时以上,才能有效达到消毒目的。但值得注意的是,阳光消毒法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进而无法达到消毒目的,因此常用此方法作为其他消毒措施的辅助。

       煮沸消毒法。煮沸消毒法主要适用于餐具、儿童食具以及一些生活用品等,如碗筷、汤匙、奶瓶、毛巾等,将这些物品浸没在水中,煮沸15~20分钟,可有效杀菌。此方法同样适用于结核病、伤寒病等病人的食具,将其食具在开水中煮沸30分钟以上也可达到消毒灭菌的作用。

      药物消毒法。消毒类药物有很多,比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碘酒、84消毒液、洁厕灵、酒精等,都属于消毒药物。可以在家中常备这些药物,皮肤受损时可使用酒精、碘酒等擦拭伤口,达到消毒目的,以防伤口感染。

       食醋消毒法。食醋中富含醋酸等成分,能够有效消灭空气中的细菌。因此可使用100~150g的食醋兑入2倍的清水,关闭门窗后进行煮沸,使其蒸发,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

      日常生活中消毒的具体措施

       外出回来后勤洗手。目前,包括新冠病毒在内的多种病毒,其传播途径除了从口腔、鼻腔吸入外,手部接触后也极有可能会引发感染。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尤其是在外出回家后或者徒手接触电梯扶手、快递盒后,应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

       开窗通风、多晒太阳。室内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空气得不到流通也极有可能会导致细菌滋生,因此在 日常生活中应多开窗透气,并将衣物、被褥放到太阳下暴晒,能够有效减少空气中的细菌含量。

       勤打扫卫生,保持居家环境安全。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做好消毒措施,还应定期开展大扫除,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儿童等抵抗力低下人群的家庭,应及时对家中进行全面消毒,能够有效保证家庭环境安全。

       消毒中存在的误区

       消毒剂浓度过高或过低。大部分人认为消毒剂浓度越高,其消毒作用越好,但实际上浓度较高的消毒液具有较强的刺激性、腐蚀性,极有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也有可能会损害环境物体表面,而浓度过低的消毒剂则无法消灭细菌。因此在选择化学消毒剂时应参考产品说明书规定的作用浓度、使用方法,选择适当的消毒药剂进行消毒。

       不同类型消毒剂混合使用。一些人认为将消毒剂混合使用能达到更好的消毒效果,其实并非如此,不同的消毒药剂有着自身特定的成分,若盲目混合,极有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不仅不会提高消毒效果,还有可能会威胁人体健康。

       用免洗手消毒液代替流动水洗手。免洗消毒液虽然能够有效消毒灭菌,但其也具有一定的刺激性,长期使用会导致手部皮肤出现过敏。因此人们不能用免洗手消毒液代替流动水洗手,应使用洗手液或肥皂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清洗手部。

       物品消毒后不进行后续清洗。一般来说,大部分化学消毒剂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腐蚀作用,对人体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因此在使用消毒剂对物品进行消毒的30分钟后,应使用清水将物体表面残留的消毒剂清洗干净,并放置于通风处晾干。

 (米易县攀莲镇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