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头版(2023年01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四川“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发布
2025年 力争人均期望寿命达78.2岁
记者 白华宇

       本报讯   记者从省政府网站获悉,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四川省“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我省将力争在2025年基本建成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的体系完整、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运行高效、富有韧性的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基本建成、优质均衡的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等目标,力争到2025年我省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8.2岁(2020年为77.56岁)。

       根据《规划》,我省将以市(州)级以上分区域统筹规划,县(市、区)级及以下基本医疗卫生资源按照常住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合理布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乡镇、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或一定服务人口进行设置等方式,科学布局优化医疗资源。加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川渝两地将共同打造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支持医联体建设和跨区办医,推动中心城市三甲医院异地设置医疗机构。

     《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省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的预期性指标为7.8~8.0张左右,将鼓励引导公立医院在资源相对薄弱的区域设置院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达到3.93人,将继续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生配备。

       根据《规划》,我省将继续推进委省共建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合作协议落实,加快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和国家儿童区域(西南)医疗中心建设发展,争创综合类、高原病等国家医学中心和传染病、呼吸、创伤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争取建设70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推动相关专科能力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基层卫生建设方面,政府在每个乡镇办好1所达标卫生院,按照二级综合医院标准建设400个左右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县乡村卫生健康服务一体化,提高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整体水平。

       未来,我省将进一步优化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改进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机制,建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医疗机构协同监测机制,强化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药店等哨点作用。建立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升级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

       中医药发展方面,《规划》提出,支持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医院)创建国家医学中心(中医类)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争创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加强省级中医医院新院区建设和老旧院区改造,推进村卫生室“中医阁”建设,支持500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提档升级。

       为推动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规划》提出,到2025年力争实现省、市(州)、县(市、区)均有1所政府举办、标准化的妇幼保健机构,保障市、县两级均有至少1个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1个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