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0版(2022年12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依托“互联网+” 构建医废在线监管新模式
本报记者 侯文瑾

 “医疗废弃物处理”这个看起来极为专业的话题,在疫情严格防控时期进入了普通大众的视野。然而,随着“新十条”政策的到来,“医疗废弃物处理”又回到了专业领域。实际上,这项工作始终是一道隐形的保护墙,将医疗垃圾在可管可控的范围内,按照既定的流程销毁处理。但如何科学管理一度成为医疗机构的难点、痛点。


改写一本难以保管的“糊涂账”


 “滴,交接。”“汇总2包共5.5千克……”12月21日,记者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妇科病区看到,前来收集医疗废弃物的工作人员张师傅,用智能收集车及其配套使用的扫码枪完成了这一区域的医疗废弃物收集,垃圾袋完成称重后,会打印出两张一样的条码,一张贴在垃圾袋上,一张交给科室,粘贴在科室管理的台账上,拎袋、称重、扫码、打印标签,前后不到1分钟就完成了全过程。随即,便可前往下一个科室的医疗废弃物暂存间。


 “这是从2019年开始使用的卫生监督执法机构为我们搭建的智慧平台,自从引进这套系统,我们的医疗废弃物管理工作更加有效率了。”据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院感科主任李静介绍,这项与院感管理息息相关的工作,一度是件让她和参与这项工作的人员都感到头疼的事情,“从称重开始,我们就很难做到现在这样准确。一杆秤,全凭手上的力度拿捏,交接一趟下来,数据就会有偏差,再到台账登记,难以管理。按照相关管理规定,医疗废弃物处理的台账至少保存3年,但各个科室和收集师傅手里的本子经常是受到污染的,而且手写台账经常有字迹不清的情况出现,总是会担心台账变成一本‘糊涂账’。现在,我们能直观地看到,在各个科室的医疗废物科室登记册上,记录有科室、类型、重量、交接人、收集人、收集时间和独立条码的标签,整齐清晰地贴在台账上。”这项工作已彻底告别“繁琐”“不准确”,取而代之的是安全和高效。


“互联网+”实时监管更安全


 为消除传统医废监管交接台账不清、医废流失等盲区死角,成都市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支队以“互联网+”技术手段为依托,不断创新思维、大胆探索,逐步构建了全市“互联网+医废在线”的新型监管模式,实现医疗废物全过程可监控、可预警、可追溯、可共享、可评估,确保医废及时、有序、无害化处置,守牢医疗机构“末端”防线,迎来了全市医疗废弃物管理方式的一场变革。


 “这套智慧管理系统在前端方便的是医疗机构,在后端则方便了监管,为管理安全上了一道‘双保险’。”据成都市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支队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大队大队长胡晓玲介绍,“有了这个为完成医疗废物收集、贮存、转运、处置专门构建的全流程的智慧平台,我们在后台就可以掌握各家医疗机构医疗废弃物回收工作的情况。”医废收集人员到点位收集医废、送至医废暂存点暂存、与医废处置公司出库交接的3个环节均要扫描二维码,由此一来,扫码产生的数据便能实时上传至“医废在线”智慧平台。若任意一个环节出现异常,平台都会发出预警信号,提醒医疗机构及时做出预警处理,确保医疗废物从产生、收集到出库处置“零风险”。卫生监督员能在办公室登录“医废在线”平台,随时查看实时数据和预警情况,第一时间识别暂存超时、漏撒遗失等风险,并对识别出的风险开展摸排和调查,对违法违规的行为进行立案查处。


 胡晓玲表示,成都市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支队早在2019年就成立了市级医废在线工作专班,多措并举推进新模式建设。2019年6月制定了“互联网+医废监管”工作推进方案;2020年5月在大邑县召开了现场推广会;2021年、2022年召开了医疗废物在线监管线上工作推进会并多次组织区(市)县卫生监督员参加医废在线相关的业务培训,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废在线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实地调研。


   截至2022年12月底,成都市医疗机构已接入“医废在线”平台的共计2208家,其中三级医院接入99家、二级医院接入161家,共260家,接入率为100%;疾控中心接入2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与环保线上交接单位数共238家,线上交接率为96.75%,杜绝了以往医废暂存间的医疗垃圾堆积如山的情况和超过48小时没有及时转运的现象。下一步,成都市将继续扩大医废在线监管覆盖面,用新型互联网监管模式精准执法,给卫生监督工作插上“云翅膀”,大大提高监管效率,确保医疗废物实现源头分类、标准收集、规范贮存、按时转运、安全处置,为成都市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添砖加瓦。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