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2版(2022年12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四川省人民医院辅助生殖医学中心——
内外兼修助“好孕”
谢蕙霞 本报记者 蒲晓莉 杨桅

 如果说新生命的诞生是希望,辅助生殖医学则是在播种希望。作为一个需要多学科配合的前沿学科,辅助生殖医学在我省起步相对较晚,但是近年来,以四川省人民医院辅助生殖医学中心为代表的业内“佼佼者”,通过内外兼修进入发展“快车道”,临床妊娠率达国内领先水平,并带领全省辅助生殖医学“同质化”发展,满足更多家庭的助孕需求。


内抓服务


医护分组,全程精细化管理


 据统计,我国每8对夫妻就有1对不孕不育,在人口大省四川,生殖医学的服务需求量大,加上二孩三孩政策的落地,需求不断增加。四川省人民医院作为综合性的省内医疗“排头兵”,于2004年成立辅助生殖医学中心。


 中心成立之初,医护人员不到10人,随着更多“精兵强将”的加入,学科很快取得专业突破,获批多项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于2006年成功开展首例夫精人工授精、2008年成功开展首例试管婴儿。随着新技术的开展,2012年,中心在该院城东病区扩建,开启患者就诊一站式服务。2015年,经省委编办批准为四川省辅助生殖医学中心。


 “技术过硬是基础,优质服务是关键。”对于生殖医学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人民医院辅助生殖医学中心主任吕群十分注重患者的就医体验感,“辅助生殖医学的临床诊疗不同于一般学科,对其进行全程精细化管理至关重要。”


 在四川省人民医院辅助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患者,会有专职护士为其开具试管助孕的术前检查、取化验报告、整理报告单、预约安排建档,有异常的报告通知患者用药或者专科就诊。当患者建档启动试管周期后,主管医生及护士对其进行全程管理,对促排卵用药、取卵、移植等重要环节重点关注,并且通过热线电话、社交平台等方式与患者建立紧密的联系,医护人员也会及时回复和解决患者提出的问题,让患者在助孕过程中有归属感、安全感。


有时是治愈,总是在帮助


 辅助生殖助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间患者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还有可能因为取卵少、胚胎质量差、反复种植失败、流产等因素导致情绪焦虑。在四川省人民医院辅助生殖医学中心,吕群的团队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这些患者,与该院心身医学科建立专科联盟,邀请心理科医生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并开设免费的瑜伽课程,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放假不停诊,每年大年初一,医护人员都会如约到岗,为患者孕育新生命保驾护航。但是,有的患者会因为家乡习俗而忌讳过年到医院就诊。为了减轻病人的抵触情绪,吕群每年都会带着团队给每位患者及家属发汤圆、吉祥物等,并送上美好的祝福。


 2018年,一位罹患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出现在吕群的诊断室,她眼神里对新生命的渴望和绝望让吕群至今难以忘怀。她不仅是内膜问题,30岁的她卵巢功能也比同龄人差很多,相当于“土壤”和“种子”都不好,都需要精心去准备。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最终,四川省人民医院辅助生殖医学中心圆了她做母亲的梦。
 今年8月,家住成都市金牛区的杨女士突然被告知“小区封控,所有居民不能出楼栋”,这让杨女士十分着急,之前带回家的药物已经用完,线上配送在所在小区又停止了服务。杨女士已经移植胚胎并妊娠,用药一旦中断可能会导致流产。情急之下,杨女士打电话向医院求助,吕群迅速为其开具处方、准备药品、封装打包,多方联系和协调下,将杨女士的“救命”药安全送达。


外授技术


讲课和义诊中,了解行业现状


 四川省人民医院辅助生殖医学中心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下到基层服务,做好“传帮带”工作。


 “这既是一件‘苦差事’,也是收获之旅。”吕群回想起以前当“宣传员”的日子,不禁心生感慨。最开始,下基层做推广仅她一个医生,常常是上午在医院做手术,中午启程前往基层授课、义诊,到晚上才结束工作返程。


 在工作期间,吕群也发现了基层生殖医学面临的难点和痛点——交通不便,基层医疗资源匮乏。很多基层医务人员都不清楚什么是试管婴儿技术,导致很多不孕不育家庭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


 为了解决这些困难,2019年吕群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四川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专科联盟,与周边市、区、县医院建立以技术合作为纽带、生殖医学学科分级诊疗为重点的专科联盟,实现优势互补,积极推进规范化和优质化生殖医疗服务,提升基层生殖内分泌疾病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现有联盟单位24家,团队医生每周到基层义诊,年义诊人数5000余人次。


 健全制度,助推辅助生殖医学“同质化”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是一项限制性技术,涉及社会、医学、伦理、法律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只有合理合法的规范化实施,才能真正为群众提供安全的服务。


 2019年,四川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质量管理中心成立,并挂靠于四川省人民医院,由四川省人民医院院长杨正林担任行政主任,吕群担任业务主任。质管中心成立以来,牵头制定了涵盖管理、伦理、临床医疗、实验室等方面的12个评价标准,并不断修订完善。组建了四川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质量管理专家库,每年对全省生殖中心进行质控及双随机抽查工作,发现和分析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带动了我省辅助生殖规范化、高质量发展。为此,质管中心也屡获省级主管部门的表扬,各项KPI指标、标准受到国内同行关注并予以借鉴。今年,质管中心还协助省卫健委制定了《川渝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质量控制标准》,促进川渝辅助生殖技术的同质化发展。


 我省目前有经批准正式运行的人类精子库1家、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机构14家,已批准筹建的2家。2021年,质管中心协助省卫健委制定了《四川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规划(2021—2025年)》,在“十四五”期间,全省的辅助生殖技术机构可增加至36家。


 吕群总说,带领全省辅助生殖医学“同质化”发展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但只有不断进取才能谋发展,“我们不怕困难,会继续迎难而上,为我省辅助生殖技术的规范化应用,为维护人民群众生殖健康而继续奋斗。”


 通过不断内外兼修的发展,四川省人民医院辅助生殖医学中心也赢得口碑,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认可,截至目前已经为近2万个家庭带去了幸福,现年周期总量达到6000余例,妊娠率保持国内领先水平,门诊量每年达6万余人次。今后,该中心将继续加强多学科合作,为广大群众提供更高水平的生殖健康服务与医疗保障。 (受访医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