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胃肠道肿瘤发病率持续攀升,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面对这一双重挑战,如何为不同年龄段的患者提供更精准、更高效、更具个性化的诊疗服务,已成为当前医疗领域关注的重点和难点。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胃肠道肿瘤MDT(多学科协作)团队积极整合资源,采取个体化策略,成功为多位高龄、复杂胃肠肿瘤患者实施高难度手术及综合治疗,提升了治疗效果与患者生活质量。
精准施治
打破“高龄即禁区”偏见
“我们团队接诊的患者主要以老年患者为主,平均年龄在78岁。”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肠胃外科主任、胃肠道肿瘤MDT团队负责人袁浩向记者介绍,科室接诊的患者中约70 为老年人,这些患者大多来自医院周边及辐射区域的社区。不同于年轻患者,老年患者往往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种基础疾病,身体各器官机能已明显衰退,术后伤口愈合慢、感染风险高,对诊疗方案的安全性、个性化提出了极高要求。“对他们而言,诊疗不仅要聚焦于肿瘤本身,更要综合考量身体对治疗的耐受性,每一个治疗决策都需要‘精打细算’,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面对高龄诊疗挑战,团队始终将“个体化定制”与“多学科协作”贯穿全程。此前,81岁的吴大爷便在团队的帮助下重获健康。据悉,吴大爷入院时体重仅35公斤,还伴有严重贫血,初诊时家属考虑到患者年事已高、手术风险大,一度在治疗决策上犹豫不决。无奈之下,家属带吴大爷回家观察,但其病情却持续加重,家属最终下定决心,带吴大爷返回医院寻求治疗。
面对如此棘手的病例,MDT团队迅速启动多学科会诊。专家们仔细研读吴大爷的各项检查报告,经过反复论证,为最大程度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促进老人术后恢复,团队最终确定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方案。这种术式相比传统开腹手术,具有伤口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势,更适合吴大爷的身体状况。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包括营养支持与身体机能调整,团队成功为患者实施了手术。术后,营养科全程介入,动态监测营养指标,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心理疏导小组定期随访,缓解焦虑抑郁情绪……通过精细化管理,吴大爷恢复顺利,身体状态显著改善。
“我们面对的不是单纯的肿瘤切除,而是对整个生理系统的再平衡。”袁浩强调,“高龄患者住院周期长、并发症多,但我们坚持‘能治尽治’的原则,通过精准评估与多科联动,让治疗更高效。”
多学科联手
为晚期肿瘤患者“破局”
73岁的周大爷确诊时,已出现多发性肝转移,肿瘤最大直径约7厘米且病灶不止一个。“当时我们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后认为,直接进行手术切除的难度和风险都极大。”回顾这一极具挑战性的病例,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肿瘤科二病区主任刘太国至今仍印象深刻,“患者高龄,又伴有多发性肝转移,肿瘤负荷大,直接手术不仅难以彻底清除病灶,还可能因手术创伤引发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面对这样的困境,医院胃肠道肿瘤MDT团队迅速启动,一场为周大爷开启生命新通道的“攻坚战”就此展开。
“MDT不是简单地开会,而是将各专业的最强智慧凝聚成一把‘精准手术刀’,精准应对患者病情。”袁浩介绍道。在针对周大爷的多学科讨论中,各科室精准发力:影像科通过详细检查,为肿瘤分期绘制出清晰的“地图”,明确病灶分布范围;病理科开展基因检测,精准发现患者“RAS野生型”(即肿瘤细胞中RAS基因未发生突变,对某些靶向药物敏感)这一关键信息,为靶向治疗提供核心突破口。基于这些重要依据,胃肠道肿瘤MDT团队深入分析,最终制定出新辅助化疗联合靶向药物的转化治疗方案。
经过3个月的数周期治疗,影像学检查显示肝脏转移灶显著缩小,部分病灶甚至消失不见,肿瘤标志物大幅下降,成功实现了“转化”,为实施根治性手术创造了机会。
由于患者对生活质量有极高要求,坚决不愿接受永久性造口,MDT团队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诊疗理念,决定为他量身定制序贯治疗方案:先通过根治性放疗处理直肠原发灶,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肝脏转移瘤切除术。这一方案既保障了肿瘤治疗效果,又充分尊重了患者的诉求。
持续深耕
让肿瘤患者高质量生活
目前周大爷肿瘤标志物已恢复正常,实现了高质量的长期生存。每次复查时,他都会再三向团队表达感谢:“真没想到我能恢复得这么好,真是多亏了你们的精心治疗。”
“以前面对这样高龄、晚期、情况复杂的患者,我们可能会束手无策。”刘太国深有感触地说,“但现在,通过MDT模式,我们真正有能力将一个个‘不可能’变为可能,让晚期患者不仅能活下来,更能有尊严地生活。”
在MDT模式已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团队并未停下前进的脚步。谈及未来的发展规划,袁浩表示,团队计划进一步融合加速康复外科(ERAS)技术,缩短术后住院时间,让患者能更快地回归家庭和正常生活;引入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为患者匹配更精准的治疗方案;团队还将搭建远程随访平台,出院患者只需通过手机或电脑,就能与多学科团队的专家进行线上沟通,及时反馈身体状况、咨询健康问题,专家也能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远程调整康复计划、指导用药,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患者在家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健康指导。
“我们希望能把MDT模式做得更细、更实,不仅要治好患者的病,更要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让他们在康复过程中少受痛苦、多获安心,真正实现有质量、有尊严地生活。”袁浩坚定地说,未来团队将继续在高龄患者胃肠道肿瘤诊疗领域不断探索创新,为更多面临健康困境的患者带去希望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