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5版(2025年10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金川县
跨越山河的医疗接力

       帮扶单位:

       湖州市中心医院、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州市妇保院

       帮扶成绩

       短短两个月,金川县人民医院骨科有了能独立做关节置换手术的医生;中医科的门诊量比以前增加了2倍;胃肠镜检查量更是增加了5倍;超声科的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


       8月的金川,群山叠翠,天朗气清。在这片川西高原上,一场跨越2000多公里的医疗帮扶正扎实推进——来自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市妇保院的湖州援金川“组团式”帮扶医疗队队员李丽琴、李恒、项宇、韩晋涛、秦玲,带着技术与诚意扎根金川县人民医院。他们的名字,渐渐被金川百姓记在心里。

       迅速投入

       成为“最忙的外援”

       抵达金川的第二天,医疗队没顾上适应高原气候、缓解旅途疲惫,就一头扎进全州“石榴籽工程”全民健康体检工作中。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连着几小时忙下来,队员们都有些气喘,但没人喊停、没人推托。

       体检现场总是一派忙碌:医生秦玲守在B超机前,仔细为群众做检查;医生项宇专注开展胃镜操作,不放过任何细微异常;医生韩晋涛的诊室内,中医药香阵阵,他一边为群众辨证开方,一边讲解用药注意事项;李恒则和当地骨科医生搭档,逐个为大骨节病患者做筛查和术前评估。没几天,他们就成了医院里“最忙的外援医生”。

     “我们不是只自己干活,而是要带着当地医生一起干,让金川的医生有成长、有奔头、有信心。”医疗队里的医院管理专家李丽琴说。正是这份务实的想法,让这支外来的队伍很快和当地同事打成一片,赢得了信任。

       夫妻并肩

       赋能金川医疗

       5人医疗队里,李丽琴和李恒是一对特殊的“搭档”——他们既是夫妻,又是并肩作战的“战友”。他们一个擅长医院管理,一个是骨科技术骨干。

       李恒白天忙着做手术,晚上还要抽出时间去查房。到现在,李恒主刀了包括髋膝关节置换在内的十余台高难度骨科手术。以前,金川患者要做这类手术,得花6小时车程去外地;现在,在县医院就能完成。更重要的是,他每次手术都会带上3名当地年轻医生,从术前评估到术后护理进行全程讲解。“帮扶不是我多做几台手术就够了,关键是要带出一支能留在金川、顶用的骨科队伍。”他说。

       另一边,李丽琴则在医院管理上“下功夫”。她走遍医院20多个科室,与临床骨干反复沟通梳理人才结构和专科布局。结合金川当地的高发病种和现有资源,她明确了医院重点发展方向,还提出“以点带面、以专促强”的专科发展思路,推进“金梨花”头雁行动,将帮扶的“外来输入”转化为医院“内生动力”。

       手把手传技

       培养“带不走的队伍”

       在金川县人民医院,“传帮带”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胃肠镜专家项宇带教年轻医生时,从不只说“怎么做”,还会讲“为什么这么做”。他曾带领当地医生为腹痛大叔做检查,发现11个肠息肉并开展县域内首次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12分钟即完成手术。如今,跟着他学习的当地医生已能独立开展多项内镜治疗技术。

       中医内科韩晋涛用中草药为高原百姓解决病痛。他用“真武汤”加红景天、黄芪,两周缓解了52岁扎西5年慢性心衰症状。他发现当地中药材丰富但中医药服务能力薄弱,便每日接诊30多位患者,并通过病例讨论、示范抓药带教,让当地医生慢慢明白“中医能治什么、该怎么治”。同时,他还筹建“中医经典病房”,计划推动“三师共带”,让中医药服务扎根金川。

       超声科秦玲重点帮助科室建立标准化诊断体系。她带医生学血流分析、练切面判断,还教大家把病例做成“教学案例”。面对宫颈癌复发患者,她温和沟通并留下联系方式,以便后续随访。她希望离开时能“留下技术与有战斗力的超声科团队”。

       成效显著

       医院旧貌换新颜

       短短两个月,金川县人民医院的变化,大家都看在眼里。

       骨科有了能独立做关节置换手术的医生;中医科的门诊量比以前增加了2倍;胃肠镜检查量更是增加了5倍;超声科的诊断准确率也明显提高。更让人欣喜的是,年轻医生遇到难题时会主动请教帮扶专家,还会自己查资料、研究病例。医院管理层也开始探索“能上能下”的干部聘任机制,推进“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绩效改革。

     “这就是我们最想看到的转变。”李丽琴说。她一直琢磨着把“湖州经验”和金川的实际结合起来,帮助医院从“大而粗”的一级科室结构,调整成“精而专”的亚专科布局,让县医院有“治得好病、留得住患者”的能力。在她的提议下,医院正在筹划成立“博士工作站”。“帮扶不只是送几个医生过来,更要帮金川培养未来的‘名医’。”她说。

       从太湖南岸到川西高原,跨越的不只是2000多公里的距离,更彰显了医者的责任与情怀。湖州援金川的“组团式”医疗队让高原医院的病房更明亮,让科室更有力量,让患者更安心——也让“帮扶”这两个字,真正变成了湖州与金川“共同成长”的新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