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多的乐乐(化名)本该是在阳光下追蝴蝶的年纪,脸上、手臂、腹部、腿上大片深色的色素痣却成了“枷锁”,家长怕孩子被异样目光包围,一直不敢带他出门,甚至自责——是不是自己的原因导致的。直到找到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医学美容科副主任赵麒麟,这场围绕“黑痣”的煎熬才终于迎来转机。
求医路上让等等
色素痣成“心头刺”
乐乐出生时,家长就发现他脸部、躯干和四肢有多处色素痣,躯干部位呈片状,家属担心不已,多处咨询均因年龄太小而碰壁。随着孩子长大,这些痣不仅面积扩大,颜色也越来越深,甚至局部出现皮丘样小凸起。“怕影响孩子以后的心理健康,更怕痣会有病变风险。”李女士说,孩子出生后不久,他们多方查询资料,带着孩子跑了多家医院,可医生都摇头:“孩子太小,色素痣面积太大,手术风险高,还容易留疤,再等等吧。”
一等就是一年多,看着乐乐开始对镜子里的自己好奇,每次带孩子在小区玩耍,面对其他小朋友询问“妹妹怎么了”,或是直接让小朋友躲避,对李女士都是一次次伤害。一次偶然的机会,了解到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赵麒麟医生擅长儿童色素痣治疗,夫妻俩抱着一丝希望赶来。
精准定制方案
分阶段治疗解难题
“孩子的色素痣属于先天性巨痣,面积大,有一定恶变风险,分次手术能最大程度减少创伤,目前先解决外观及恶变风险较高的手掌、足底。”赵麒麟接诊后,先给乐乐做了详细的皮肤检查和影像学评估,又和麻醉科、儿科团队反复沟通,制定了“分阶段治疗”的方案,力求在去除面部色素痣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皮肤的损伤,兼顾术后的美观与恢复。
第一次手术先解决孩子面部和四肢散在色素痣问题。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全神贯注、动作精准,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术后恢复期间,医护团队也时刻关注孩子的情况,耐心指导家长做好护理。当看到孩子脸上原本被色素痣覆盖的区域,渐渐露出平整、洁净的皮肤时,家长悬了许久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术后初见成效
后续治疗有“底气”
术后一周拆线时,李女士看着乐乐脸上平整的皮肤,忍不住红了眼眶:“之前总怕留疤,现在一看,比我们想的好多了!”目前乐乐恢复良好,效果远超预期。
“孩子躯干和下肢还有大面积色素痣,需要分多次手术治疗,大面积修复,还需要使用扩张器,建议每次至少半年,等孩子再大些,耐受度会更好。”赵麒麟介绍,儿童色素痣治疗关键在“精准”和“微创”,既要彻底去除病变组织,也要兼顾外观恢复,尤其是儿童生长发育阶段,需不断调整方案,确保每次手术都安全,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现在孩子脸上清爽多了,性格也开朗些了,我们特别期待后续治疗,希望能让他彻底告别‘痣’的烦恼。”李女士的话语里,既有对当下变化的欣喜,也有对未来的憧憬。 (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