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起危险化学品氢氟酸致死事故将氢氟酸推入公众视野。
浙江杭州的涂女士外出时,不慎踩中废弃氢氟酸,导致双脚被灼伤,当场便无法行走;送医后,被确诊为氢氟酸中毒,相继出现心脏衰竭、呼吸停跳等危重症状,最终不幸离世。
事件发生后,氢氟酸这一被称作“化骨水”的危险化学品,引发公众对于危化品全链条管理的关注。
氢氟酸有多危险
氢氟酸是氟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无色透明,有刺激性气味,具有极强的腐蚀性,能够腐蚀金属、玻璃和含硅的物质,如石英等,被明确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
依据《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氢氟酸属于“急性毒性”类别1,即毒性最高,皮肤接触可致命。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科普作者孙亚飞解释,作为弱酸的氢氟酸,其腐蚀性和毒性远超过一般的强酸。
“它会和钙结合,形成氟化钙,这是一种非常难溶解于水的物质,而我们身体里骨骼中的钙含量比较高。直接接触浓度高的氢氟酸或摄入氢氟酸,救回来的概率不太大。”孙亚飞称。
氢氟酸竟可随意网购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应当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由专人负责管理。
然而此前在网购平台搜索“氢氟酸溶液”“HF水溶液”等相关氢氟酸试剂产品时,页面出现多家在售的标准溶液,浓度从0.5 ~40 不等,少则以100毫升/瓶为单位售卖,多则以25千克/桶为单位售卖,有商品销售数量过万件。
仅有个别商家在注意事项中明确“操作过程中全程戴手套,不可与皮肤直接接触,若触碰到皮肤立即用清水清洗”,并未提及不慎接触氢氟酸的严重后果,以及需在通风、戴安全面罩的情况下使用等详细操作准则,更没有商家标注剩余试剂的保存和处理事项。
并且,一些商家在商品详情页中还注明了“买家拍下即默认使用常识和化学使用经验”等相似表述的免责条约。
有店铺推荐20 浓度的氢氟酸溶液,但查询发现,该网店经营者营业执照信息显示,其经营范围明确“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询问店铺是否有销售危化品的资质,客服回复“稀的标液不是危险品”。还有店铺售卖浓度高达40 的氢氟酸溶液,客服表示若有货当天就能发快递,并提供了一家化学试剂公司的《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不过,16日傍晚,这些商品链接都已下架。
危化品管理如何实现安全高效
那么,对于危化品管理,怎样才能更安全有效?
早在2022年,应急管理部等七部门就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互联网销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通知》,明确电商平台不得为平台内经营者提供危险化学品销售信息发布服务,禁止个人在互联网上发布危险化学品销售信息。
多位受访专家建议,对于氢氟酸等对人体健康安全危害极大的危险化学品,要建立严格的追溯台账,明确产品从哪儿来、卖到哪儿去。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智慧应急管理学院执行院长赵来军更担心的是,危险化学品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废弃物的处置。他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化学品安全法(草案二次审议稿)》正在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已提及“对危险化学品实行电子标识和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和监控”等内容。赵来军认为,法律在不久的将来施行后,会进一步利用技术手段、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协助监管,更安全有效的危险化学品管理也将通过责任的明晰和衔接得以实现。
误触“化骨水”如何急救
氢氟酸听起来有点陌生,但由于它能溶解氧化物,所以不少人家中常备的清洁剂里都会添加这种成分,比如玻璃清洗剂、瓷砖清洁剂、“三无”清洁剂等,会添加氢氟酸来增强去污效果。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烧伤整形科主任医师李孝建建议,无论接触哪种危险化学品,都可遵循“先自救、快就医、讲清楚”的原则,最大限度降低伤害程度。
若皮肤接触到化学品:应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鞋袜、手套等,避免化学品持续作用。用大量流水冲洗接触部位,冲洗时间至少15分钟,冲洗后立即就医。
若化学品为粉末状:应先轻扫粉末再冲洗,避免摩擦加重损伤。
若吸入化学品气体:要立即脱离污染环境,转移至通风良好处。若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头晕等症状,应立即坐下或躺下,避免剧烈活动,及时就医。
若误食化学品:切勿强行催吐或自行随意进食饮水,应尽快就医。
就医时,尽可能说明接触的化学品名称、浓度、接触途径(皮肤、眼部、吸入、误食)、接触时间以及已采取的自救措施,以便医生快速制定救治方案,为抢救赢得时间。
重要提醒:危化品并非只存在于化工厂、实验室,日常用品中也有潜在危险源,务必提高警惕,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
多知一点
警惕家中的隐形风险
【打火机】
所使用的燃料都是可燃性气体,经加压后充入封闭气箱,一旦受热就会迅速膨胀,极易点燃、爆炸。
注意:高温天,不要将打火机放在车内,也不要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不要让打火机受到挤压和撞击。
【酒精】
酒精蒸气与空气混合可能引起爆炸,遇明火、高热也能引起燃烧爆炸。
注意:家中酒精一定要存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要远离火种、热源,避免阳光直射。
【杀虫剂】
杀虫剂内的丙烷、丁烷成分与空气混合后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火花或高温易爆炸。喷雾杀虫剂瓶内有压力,外力撞击或摩擦起热也易引发爆炸。
注意:使用时务必避开明火,储存时远离高温和暴晒;避免与电蚊拍一起使用。
【含氯消毒剂】
如84消毒液、漂白粉,过量吸入损伤呼吸道,与酸性物质混合会产生有毒氯气,导致化学性肺炎甚至窒息。
注意:注意按照使用说明稀释使用;避免与酸性物质(如洁厕灵等)一起混合使用。
【管道疏通剂】
强酸强碱类化学品(硫酸、盐酸、氢氧化钠)存在于洁厕灵、管道疏通剂中,具有强腐蚀性,可致皮肤灼伤、组织坏死及呼吸道损伤。
注意:使用时需佩戴护目镜、手套、口罩、面罩,穿防护服,尽可能避免皮肤和黏膜暴露;管道疏通剂成分不一,不可混合使用;使用过程中切勿凑近观察。(本版文字综合央视网、国家应急广播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