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4版(2025年09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
输液港门诊 照亮抗癌老人就医路

       家住成都市新都区的陈老先生,已与癌症抗争两年。为配合长期治疗,他体内植入了承载生命通道的输液港。对于肿瘤患者,输液港是一种可完全置入人体内的闭合静脉输液系统,借助专用隔膜和导管,它不仅能用于药物注射、连续性药物输注,还可输注血制品、营养液,也能通过它抽取血标本。由于完全埋植于患者皮下,减少了组织暴露,相比其他输液途径,它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对患者日常活动的限制也更少。这本该是对抗病魔的“有力武器”,却因对本地医疗资源不了解,成为他每次治疗的“负担来源”。

       家门口的门诊解难题

       从新都的家到成都市城区的医院,拥挤的地铁,烦琐的换乘流程,对本就体力不支的陈老先生而言,都像一场耗尽心力的“长征”。原本就艰难的抗癌路,更添了几分沉重。

       就在前段时间,陈老先生在新都区人民医院做检查时,偶然得知医院开设了静脉治疗护理门诊。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找到了专科护士伍莉。伍莉看着老人疲惫的神情,轻声安抚道:“陈大爷,我们医院的静脉治疗护理门诊完全能为您做好输液港维护。”

       这一句话让陈老先生燃起希望,但心里仍犯存有疑虑,伍莉仿佛看穿了他的顾虑,耐心地向他介绍:门诊有经验丰富的专业护理团队,配备了先进的操作设备,之前也接诊过不少需要输液港维护的患者,临床护理经验很充足。一番细致讲解,慢慢打消了陈老先生的疑虑。

       从忐忑就诊到安心信赖

       第一次在新都区人民医院做输液港维护时,陈老先生的紧张藏都藏不住——双手紧紧攥着衣角,眼睛一直盯着操作台。伍莉看在眼里,轻声安抚,“陈大爷,您别紧张,放轻松就好。”操作过程中,她还时不时询问老人的感受,“您觉得怎么样?有没有不舒服?”

       当维护结束,他摸了摸胸前的输液港部位,悬了一路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原来在家门口的医院,也能享受到这么专业、这么贴心的治疗!”

       从那以后,陈老先生的抗癌路轻松了许多。不用再为往返市区的路途奔波,他有了更多时间在家调养身体,偶尔还能在小区里散散步、和老邻居聊聊天,心态也越来越乐观。 (刘春兰)